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扩大开放正当其时
在6月2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并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出若干重大开放举措。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最新宣示,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意义重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阶段,开放在其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反复讲开放的道理,他深刻地指出,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谋求发展,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实践可以证明,当年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是多么具有前瞻性,以他为代表的那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决策是多么英明。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路上,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又一座里程碑。当时很多人对加入世贸组织是福是祸疑虑重重,不少人认为以中国当时的发展水平,根本抵挡不住西方跨国巨头的竞争冲击。但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但能主动打开国门,而且非常善于把握对外开放大局,在其中游刃有余地掌舵定航,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添上了一笔浓重的色彩。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头十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货物贸易额由世界第六位上升为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出口国。事实证明,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中国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方式,这一点在高速增长阶段如此,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必如此。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而贸易和投资争端则持续加剧,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中国扩大开放又具有怎样的特殊重要性呢?
首先,扩大开放是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实现创新发展,使经济从主要依靠大规模低成本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这无疑是万里征程上的“龙门一跃”,但这一跃却是困难重重,须有充足的动力保障才有可能成功。动力一方面来自于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就来自于扩大开放。只有扩大开放,才能为创新发展提供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单纯依靠仍处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国内市场是绝对不够的。只有扩大开放,才能更加紧密地把我国产业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使全球产业链发展升级的动力自动传导到我国产业发展上来,增强我国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外源动力。只有扩大开放,才能充分利用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发展势能差,以此对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施加竞争压力,同时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赶超步伐提供条件。
其次,扩大开放是促进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机制。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必须以体制机制和治理方式的变革为前提条件。比如,高质量发展最需要营造稳定公开透明、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全力攻坚,突破各种利益固化的藩篱,实现以改革促发展的目的。改革走到今天,难度可以说是越来越大,基本上每一项重要的改革都是一次啃硬骨头的行动。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各种有利的机制为其提供动力,而扩大开放就是促进改革深化的一招好棋。扩大开放意味着我们的视野不会只盯住国内,而是更加积极地对接国际市场,为适应国际规则不断主动改革体制机制。同时,国际市场也会对我们的体制改革提出要求,这些要求中只要是符合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的,也应该积极接受和采纳。实践证明,开放的视野越广阔、开放的步伐越大,反馈回来的改革动力就会越足,以扩大开放促进改革深化的路子我们一定要坚持和用好。
再次,扩大开放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外部挑战。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应地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反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上升,一些国家打压我国的倾向明显抬头。针对这种复杂环境,少数声音主张我们可以退回来,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但这种收缩是坚决要不得的,收缩只会让我国的国际处境变差,而非相反。对此,党中央已为我们指明了出路,那就是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只有继续扩大开放,中国市场对世界的吸引力才会更大,其他国家才会更加离不开我国的发展,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才会更大。只有继续扩大开放,我们才能团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有共同利益的国家,与国际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作斗争,为我国应对外部挑战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助力。只有继续扩大开放,主动积极地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变革,我们才能在国际合作和斗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然就只能把制定国际规则的权利拱手让人,为别人所摆布。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