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习近平G20讲话:共同为全球治理“把准航向”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蒋涛)“三个要”“四点坚持”“五大举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在二十国集团(G20)大阪峰会上强调,各方应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10年后,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开篇明义,习近平在讲话中如是描述如今的世界经济形势。
此次G20大阪峰会召开前夕,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下调至2.6%和2.7%。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分析指出,全球经济治理目前面临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拦路虎”,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贸易霸凌行径大行其道,给世界经济蒙上了更多的阴霾。
G20成员汇聚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近90%,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在第一阶段会议的引导性讲话中,习近平阐释推动G20发展的中国方案。他指出,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领导人,我们有责任在关键时刻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为市场增强信心,给人民带来希望。
讲话中,习近平阐释内容包括:“三个要”,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要把握发展大势,要胸怀共同未来。“四点坚持”,即G20伙伴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五大举措”,即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动经贸谈判。
对此,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表示,习近平主席讲话谈及的“三个要”是对G20发展的顶层设计,“四个坚持”是G20向前发展的路径,“五大举措”是中国主动对外扩大开放的具体举措。
具体而言,谈及讲话中的“三个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以邻为壑、相互筑墙”的思维没有出路,各方只有立足共同利益,着眼长远发展,才能弥合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因一时短视犯下不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如今G20各方不应再重蹈覆辙,而应锚定合作与共赢的大方向。
谈及讲话中的“四个坚持”,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磊指出,“改革”“创新”“发展”等关键词贯穿中国经济奇迹始终,也是中国经验的宝贵组成部分。中国提倡国际创新合作,就是要超越疆域局限和人为藩篱,集全球之智,克共性难题,让创新成果得以广泛应用,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创新性技术没有国界,如中国的5G技术应用等,都是其中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内容。
他同时指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也是动员更多资源,拉紧互联互通纽带,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市场对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共享全球化的发展果实。
讲话中,习近平宣布中国对外扩大开放的“五大举措”,具体又包括“即将发布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幅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明年1月1日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等内容。
对此,张宇燕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发展中国家,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这些新的开放性举措务实而具体,成为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表现,也是中国与G20伙伴及全球经济体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这是习近平连续第七次出席或主持G20峰会。在王帆看来,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出席G20峰会时,即呼吁共同维护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如今,第七度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领导人聚首,习近平主席再次发出呼吁开放合作的中国声音。关键时刻、关键平台的关键讲话,将有助于各方凝聚共识,共同为全球治理“把准航向”。(完)
下一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竣工验收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