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中国节能的“长江大保护”药方

2019-05-20 17:0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积极布局固废处理项目,创新性提出“两园一链”固废综合解决方案 长江污染治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

  千龙网北京5月20日讯 如何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统筹好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投身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事业,中国节能用自己的探索开出了一味“系统把脉、综合治理”的中医药方。

  5月13日至1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系列活动,从贵阳到成都再到湖州,走进长江经济带,走进中国节能

  “聚合各方力量,共当答题人。”中国节能党委副书记陈曙光表示。作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中国节能要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在积极推进与沿江各省市合作,共同为打赢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技术创新探索长江流域分布式供暖新模式

  如果说“豆腐脑咸甜之争”是南北方在“食”上的差异缩影,那么“集中供暖”就是南北方在“住”上的最大差别了。近年来,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冬季供暖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如何在妥善解决南方人民供暖需求的同时严控建筑能耗增量?中国节能在贵州的探索值得借鉴。

中国节能的“长江大保护”药方

  图为中天未来·方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能项目供暖的社区。

  坐落于贵阳市云岩区的大型社区——中天·未来方舟项目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绿色供暖社区。该项目地处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下游流域,依托这一优势,中国节能创新分布式供能理念,采用多能互补思维,将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相结合,从河水、污水、空气等低品位能源中提取能量,并加以统筹利用,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中天未来·方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能项目是住建部批准的全国首批8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000吨、减排混合颗粒物6000吨。

  对这一绿色供暖社区的态度,当地居民经历了最开始的排斥抵触到逐渐接受,再到愈发依赖的过程,绿色供暖社区俨然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新选择。

  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下,中国节能在长江流域多个省市积极探索农、光、渔、副互补的田园综合体模式,确保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促进光伏产业和农副产业深度融合,其中中节能(长兴)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渔、农、光一体化农创小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中国节能的“长江大保护”药方

  图为中节能(长兴)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渔、农、光一体化农创小镇一隅。

  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的长兴县,位于太湖西南岸,历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其太湖水产也是蜚声海内外。为此,中国节能在长兴光伏项目策划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光伏示范项目理念,将高附加值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联动充分融合,并且第一次在光伏项目中提出了“弱光伏化”的概念,通过地方政府共同招商引入当地有实力的养殖企业和种植企业参与运营,将普通光伏电站开发与渔业、农业、休闲旅游业相结合,旨在打造渔、农、光一体化的农创小镇模式,将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政府、农民捆绑成为共同利益结合体,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做到了对传统光伏电站的重新赋能。作为光伏智慧农业综合示范项目的核心,项目整体装机容量70兆瓦,每年生产清洁电力7500万度,节约标煤3.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250吨,二氧化碳7.2万吨,烟尘287.1吨。

  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长兴项目注重与当地实际结合,突出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项目一期50兆瓦渔光互补部分占地面积1000亩,将原有坑塘水面整合成标准鱼塘,实现了上部光伏发电和下部渔业养殖的结合。建成两年多来,已经形成小龙虾养殖合作社模式,由基地向周边农户供苗再进行高价回收销售,实现年产近50万斤,解决了养销矛盾,亩均产值达12500元以上。项目二期20兆瓦农光互补部分占地面积约500亩,整体由24栋光伏联动大棚和一栋观光棚组成,全部采用现代化科技连栋大棚的建设模式。大棚内配备了自然通风和风机通风系统,能够方便的控制大棚的室内温度及湿度,使农作物在高温下不受到损伤;保温系统使农作物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正常生长。此外还安装了雨水收集系统,及时收集雨水用于后期灌溉,同时达到了雨水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的作用,并通过大棚内安装的喷淋系统随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补充水分。大棚内所有设施均实现电气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棚内主要种植铁皮石斛,计划年产20万斤,整体实现亩产值8万元以上。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