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水利部等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情况公布
中新网5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6日,国务院扶贫办、内蒙古、水利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情况公布。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10月至11月,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对内蒙古、吉林、安徽、江西、湖北、广西、重庆、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26个地方、单位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
从5月16日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将陆续公布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
国务院扶贫办:持续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5月16日发布的《中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关于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显示,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持续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做了以下整改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的贯彻落实,要求地方做到的国务院扶贫办带头做到,当好表率,发挥示范作用。
二是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专项治理,着力解决政治站位不够高、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项目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监督不够严等突出问题,巩固前期作风治理成果。
三是规范考核评估,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整合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导督促各地统筹整合省级及以下脱贫攻坚考核,着力解决多头考核、搭车考核、重复检查等问题。
四是减少基层填表报数,除根据统一部署填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数据外,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村级填报扶贫数据,切实为基层减负。
五是开展常态化约谈。加强暗访督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约谈、随时纠正。
六是加大典型案件的公开曝光力度。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和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严肃查处,严肃问责。对典型案件及时曝光,发挥警示作用,让各级干部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内蒙古:精准选派贫困嘎查村驻村干部
5月16日发布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显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着力解决驻村工作队选派不够精准、扶贫干部作风不实问题,做了以下整改工作。
一是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进行全面梳理,摸清干部选派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整撤换。截至目前,已为80个蒙古族人口较多贫困嘎查村调整配备了蒙汉兼通干部,对22名无农村牧区工作经验的贫困嘎查村第一书记进行了调整,因健康、不胜任、不适宜等原因调整驻村干部327人,做到了按需选派、精准选派。
二是制定实施驻村干部管理办法,指导旗县党委、政府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从食宿在村、考勤请假、纪律作风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对扶贫干部的日常管理。发挥派驻贫困旗县脱贫攻坚工作总队作用,加强对驻村工作队指导督查,不定期抽查在岗和履职情况,推动扶贫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对57个自治区派驻贫困旗县工作总队的监督管理,组织完成了2018年度考核,下一步,对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符合条件的注重优先提拔使用。
三是责成通辽市委就库伦旗扶贫包联干部问题进行严肃整改,从严加强扶贫包联干部管理约束。库伦旗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对各苏木乡镇(场)和部门单位102名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对包联干部“零签到”的6个单位、监管不到位的9个苏木乡镇(场)进行通报批评,对全旗186个嘎查村现有的1320名驻村干部、包联干部开展专题培训。制定《内蒙古自治区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扶贫包联干部选派管理、履行职责、考核奖惩等,推动包联干部认真履职、发挥作用。
四是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落实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体检等生活保障制度,强化扶贫一线干部的政治激励,进一步营造崇尚实干、勇于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氛围。今年以来,提拔驻村干部258人,其中第一书记151人。
水利部:确保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