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线上的三代“开路”接力人
“上世纪70年代,我们从西宁到唐古拉山要走半个多月,路上吃的是自带的杂粮馄锅馍馍。时间越长馍馍越硬,后来他们就用石头砸开,一小块一小块放进嘴里。”今年80岁的罗生芳向记者回忆着当年参加青藏公路整治改造工程时的情景。
青藏公路始建于1950年,1954年12月1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车。
“虽然路修通了,但工程并没有结束。由于当时修筑的青藏公路算不上有等级的沙砾路面,为此,1974年,我作为一名基建工程兵就跟着万名指战员驾着马车从西宁来到了唐古拉山,对青藏公路进行整治改造,铺设沥青路面。”罗生芳说,1984年,人类筑路史上第一条穿越高原冻土区的二级公路打通了。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是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最真实的写照。而罗生芳所修的路段恰好是青藏公路跨越“生命禁区”唐古拉山脉最高峰的路段,也是青藏线上自然条件最恶劣的路段。
“那时候,我们修路基本没有专业器具,人手也不够。修路材料只能靠大家喊着号子、肩挑人扛地运上山。”罗生芳说,唐古拉山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别说干活,就是在上面走动也会出现头昏、胸闷、气喘。
1985年8月,青藏公路全线黑色路面铺筑工程竣工,大大提升了西藏交通运输能力,也为藏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2001年6月,为提升藏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发展地区经济,通往拉萨的青藏铁路开始修建。
2002年春节后,罗生芳的儿子罗正廷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来到青藏线上,成为了一名修筑铁路的劳务工。当时的医疗及施工条件比起父亲罗生芳修青藏公路时已好了很多。
“进入21世纪,铁路沿线都配有制氧站,专业的医疗队伍会强制要求我们这些修路职工每天吸氧一个小时左右。”罗正廷说。
虽然硬件设施有所改善,但自然环境却没能改变。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铁路安多县雁石坪段,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5摄氏度,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
“高原冻土区的路面会随着季节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冻胀和融沉。”罗正廷因此更明白父亲当年修路的艰难。
即便如此艰苦,罗正廷的儿子罗昌强也还是跟着来到青藏线。他十九岁参军入伍,并主动请缨来到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昆仑山中队守卫昆仑山隧道,继续守护“天路”。
“90后”的罗昌强说,“初到昆仑山,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艰苦。开水的沸点只有78.2度;青菜需提前用开水煮,才可入菜;所有的肉类,都必须用高压锅压过才能煮熟……”
就在记者来的前一个星期,因为突降大雪,封了山,昆仑山中队成了“与世隔绝之地”。负责后勤的罗昌强只能给战士们吃点粉条、面条之类的“干货”,生活用水都是把雪舀进水桶,烧化了用。
罗昌强说,虽然工作环境确实恶劣,但经过父辈们的奋斗,现在守护“天路”的工作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他们曾经受过的苦,我们现在没有受到过,因此应该继续在他们所奋斗过的地方,接力干下去。”(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