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助残扶贫见闻
新华社南宁4月30日电 题:走出大山,走向新生活——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助残扶贫见闻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
北方的春寒还未退去,地处华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是烈日炎炎。45岁的梁福添正蹲在自家的蚕房里,给蚕喂着新摘的桑叶。借着这间小小的蚕房,梁福添一家于2016年实现了脱贫。
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尚有十余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广西正因地制宜开展助残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残疾人走出大山,走向新生活。
自力更生:特色产业助残疾人甩掉“贫困帽”
梁福添家住河池市宜州区同德乡六桥村,夫妻两人都有残疾。梁福添因伤失去左手,妻子韦春妹是聋哑人。两人还要照顾两个小孩和一位老人,生活一度十分艰难。
2016年,梁福添一家搭上了宜州区“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的快车。在政府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梁福添2018年仅养蚕一项就收入6.1万元,再加上他利用空闲时间种甘蔗、养鱼等,家庭年收入已达到7.1万元。“自己挣钱养活家人,心里很踏实。”梁福添说。
为了减轻梁福添单手操作的不便,当地政府对他家的蚕房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一是安装自动上簇机,通过控制器就可以轻松升降方格簇,蚕自己爬到方格簇中产茧;二是安装轨道喂蚕设备,在地面空间紧张时,可以通过该设备在室内移动喂蚕。
据了解,通过“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当地政府不仅会为参与项目的贫困残疾人提供不低于1400元的物资资助,还会定期对他们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目前,广西全区已建设116个“阳光助残扶贫基地”,每个基地能够安置不少于50名残疾人就业或辐射带动不少于100名残疾人发展生产,每年能够为6500户贫困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
“爱心车间”: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
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的一家企业里,几名残疾人正在“爱心车间”里专注地工作着。
梁其裕今年50岁,从小罹患小儿麻痹症致残,生活一度十分困难。2018年底,通过当地政府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梁其裕来到了“爱心车间”工作,虽然行动不便,但制作手提包配件的活计对他来说还是力所能及。
目前,该企业的“爱心车间”内已安排7名残疾人就业,其中肢体残疾人4名,智力残疾人1名,多重残疾人2名。7名残疾人中有5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据了解,在“爱心车间”工作的残疾人每月都能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
“很感谢这个平台,让我也能自食其力。而且工作地点离家很近,家人接送起来也很方便。”梁其裕说。
据了解,为了保障残疾人就业,广西残联自2016年以来联合自治区人社厅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392场,帮助3346名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同时还开展残疾人就业和职业状况实名制统计管理工作,全区新增培训残疾人45506人,新增就业残疾人32457人。
集中托养:一人托养,全家脱贫
午后,虽是炎炎烈日,但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秋风塘村的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扶贫示范基地里,仍旧是热闹非凡。梁德宗正和志愿者们一起,陪着残疾人做游戏。
梁德宗身份有些特殊:他不是志愿者,也不是残疾人,而是基地里重度残疾人的护理员。
今年67岁的梁德宗家住南康镇老山村,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智力残疾,两个女儿也患智力等多重残疾,一家人一度只能靠政府救济生活。
2018年9月,北海市残联投资建设的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扶贫示范基地落成,梁德宗妻儿得以入托,吃住全包的同时还能接受康复训练。按照每2名托养人配备1名护理员的政策,梁德宗也被优先聘用为护理员,每月也有了稳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有了好转。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是很多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的显著问题,基地‘一对二’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北海市残联理事长李东霞说。
据了解,目前该托养基地按照“户申请、村申报、镇审批、区残联备案”的程序筛选入住人员,目前已安排9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入托,还优先从残疾人家属中聘用了主任、卫生员、厨师各一名,护理员5名,配备24小时监控和护理服务。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说,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对贫困残疾人的帮扶首先要做到精准,要根据其残疾类型和残疾等级,按不同劳动能力、不同文化和技能水平的标准进行精准帮扶。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