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真菌”现身30多个国家地区 来源不明鉴别困难
新的致病真菌不断出现
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用科马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国内外耳念珠菌,均呈现出粉色。也有研究表示,耳念珠菌在培养基中会呈现白色,这主要与不同耳念珠菌菌株特征或培养基的染色剂有关。图/受访者提供
“超级真菌”来袭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明子
本文首发于总第896期《中国新闻周刊》
去年4月5日,北京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名刚出生71天的婴儿,这个出生时不到1公斤的早产儿被败血症、贫血、低血糖、高痉挛等多种疾病折磨。21天后,另一名刚出生的早产儿也被送到了同一重症监护室,后者出现了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等症状。
医生在两名婴儿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了同一种“新型”病原真菌“耳念珠菌”。因其对一种或多种抗真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和高达60%的死亡率,耳念珠菌又被称为“超级真菌”,它以免疫系统薄弱的人为猎物,已经蔓延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纽约时报》4月6日报道,纽约市西奈山医院去年5月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术时,发现他感染了耳念珠菌。老人最终在重症监护室隔离90天后死亡,而这种致命真菌却顽强地存活下来,并占领了整个病房,院方为此对墙壁、病床、门、水槽、电话都进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追踪,截至今年3月29日,耳念珠菌已经在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等12个州出现爆发性流行,感染病例上升到587宗,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内身亡。
幸运的是,中国两名感染耳念珠菌的新生儿在治疗1~2个月后均治愈出院。“截至目前,中国已确认18例超级真菌临床感染病例,我们还在持续监测,但总体上还没有发现美国那样的爆发性流行感染。”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廖万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超级真菌”现身中国
“超级真菌能长时间存活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皮肤及医院设施表面,若感染控制措施不力,容易导致院内爆发性感染。”北京大学医学部检验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辉说。她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广华分别率领团队,共同发现了中国首例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病例。
黄广华现任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2018年1月,当他得知王辉在一位76岁患者身上分离到耳念珠菌后,马上与王辉取得联系,两人分工合作,整个春节都在加班。4个月后,两人联合在国际期刊《新发病原体及感染》上报道了中国首株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在标准科马嘉培养皿中,呈白色或粉色,表面像乳液一样光滑。这种超级真菌的部分分离株对临床上常用的三大类抗真菌药物(唑类、多烯类和棘白霉素类)具有很高的耐药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总结的数据是,90%以上的分离株对一种抗真菌药物耐药,至少30%的菌株对两类以上药物具有耐受性。
与其他国家报道的多重耐药性不同,中国首株耳念珠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均较为敏感。然而,在后续实验中,当研究人员用氟康唑等一线抗真菌药物持续作用48小时或更久,便会诱导出耳念珠菌的耐药性。“真菌在不断进化,适应新的环境,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人快得多。”黄广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由于常规的消毒剂很难将耳念珠菌从医疗器械表面清除,黄广华团队还研究了其他消毒用化学试剂,并发现硫酸铜对超级真菌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这为医院内感染防治、清除耳念珠菌提供了新途径。
王辉团队在发现首例临床感染后,马上对患者进行了床旁隔离,并全程监测,并未在患者周围环境检测到新的感染。黄广华还对真菌形态做了研究,首次发现耳念珠菌的菌丝形态,同时,多细胞聚集形态比单细胞形态下的耳念珠菌耐药性更强;他还建立了一种新的毒性检测模型,通过大蜡螟和小鼠的感染模型实验看出,耳念珠菌的毒力远低于另一种常见病原真菌白念珠菌。
此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尚红及其团队鉴定出15名住院患者感染了耳念珠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北京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又鉴定出2例。“至此,中国大陆共确认18例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病例,我们还在持续监测。”廖万清表示,在广西、内蒙古、浙江、江苏、海南、广东、河北、陕西等很多个省区,他所在的院士工作站都在监测耳念珠菌的情况。
“从现有文献看,感染者大多会有原因不明的发高烧,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并伴随各种器官衰竭、呼吸衰竭等表现。”廖万清介绍说。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