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有一种声音却认为,改革开放只是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无多大关系。之所以出现这种论调,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改革开放之前贫苦生活不了解,更多只能通过阅读或者观看影视作品才会了解到,不能直观体悟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等方方面面取得的成就之巨大。显而易见,这种把国和家割裂开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它没有深刻意识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改革开放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是增强人民福利、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民生活的改善将只是空谈。首先,稳定增长的居民收入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基础。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8年《人类发展报告》,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从1990年的1529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15270美元,实现了近十倍的快速增长。其次,人民生活的每一个福利指标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9.3岁增长到76.7岁,事实上,全国多个大中城市预期寿命都超过了80岁;我国居民的预期受教育年限从1990年的8.8年增长到2018年的13.8年;我国互联网使用人口比例由2000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53.2%。再次,我国消除贫困人口的速度明显快于全球。据《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报告显示,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1978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约97.5%,2017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仅为3.1%。此外,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巨大进步,分别于2003年和2019年开始实施的新农合、新农保,实现对农村居民的覆盖,彻底改变了曾经只有部分城镇职工和居民可以享受社会保障的状况,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养老和医疗条件。
改革开放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没有改革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就不会有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首先,对内改革让我们逐步摆脱僵化的体制,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释放了空前的生产力。在农村,以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实践为突破,树立了“交足国家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新型生产关系,促进了农业生产投入的大幅增加和农业技术的突飞猛进,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城镇,党的十五大再次明确了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一系列改革带来了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60%。与此同时,国家秉承“抓大放小”的原则改革国有企业,使得国有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
其次,对外开放让中国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运营经验,利用全球各种资源和机会参与竞争。其一,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就确立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方向,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开启了经济起飞之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对外开放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入世以来我国认真履行承诺,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贸易总量始终位于世界前列。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通过对外贸易获得了更广阔的市场,学习和积累了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同时,国际竞争也加速了国内企业的优胜劣汰,这些都极大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其二,我国积极吸引外资,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初期,外商直接投资弥补了我国企业在资本、市场、技术上的短板;近期,国内的企业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在促进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对资本吸收地的经济做出了贡献。其三,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对科技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水平。据统计,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世界第二,全时研发人员数量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七年全球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推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改革开放的联系将会越发紧密。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民生领域的多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另一方面,恩格尔系数降至28.4%,自2017年首次跌破30%之后,再创历史新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意味着服务型消费和高质量型消费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正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同时,我国各项政策也与之相匹配地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国家近期对于各种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的鼓励和培育,对于跨境电商海外购的税收优惠,对于涉及人民生活的各种国外消费品尤其是医药类产品进口关税的大幅降低等,都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红利,让人们在出行、购物和旅游体验方面的获得感越来越高。
下一篇:6月1日起小车驾驶证“全国通考”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