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见证中越农业合作20年
【“一带一路”进行时·共商共建共享】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钟汉成
2019年伊始,中越两国的农业交流你来我往,接连不断:
1月,广西农科院在越南农业大学举办作物病虫害培训班;2月,越南山萝省科研人员到广西学习葡萄、百香果种植技术;3月,越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到广西学习生态农业技术,广西农业专家两次前往越南,示范种植技术,探讨成立中越农业创新中心……
这么密切友好的关系背后,是广西和越南长达20年的科技合作之路。20年来,多位广西农业专家前往越南,克服困难,持续接力,播撒先进农业技术的“种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写下浓重一笔。
早在1998年,中越双方共同提出,在越南建设“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广西农科院与越南农业大学被确定为项目实施合作单位,这是中国在越南建设的第一个农业综合技术示范基地。
2000年5月,广西农科院吕荣华、覃耀东、卢焜光3位专家,带着任务来到越南河内,正式开启中国农业技术的越南之旅。
越南与广西地理位置相近、气候相似。起初,专家们选择了一批中国杂交水稻和蔬菜种子,一边建基地,一边进行试种。
孰料,在国内早已驾轻就熟的播种,几个月后等来的却是一个个“意外”——稻曲病来了,白叶枯病来了,甚至鼠害也来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大打折扣,试种以失败告终……这让中国专家们有些措手不及。原来,受当地海洋性气候等因素影响,越南沿海一带气温高、湿度大,他们带去的品种“水土不服”。
几经讨论,专家们一一“对症下药”,从头再来:一是重新挑选适合的水稻品种,二是喷药预防稻曲病,三是建设防鼠墙对付老鼠,四是搭建种植大棚,建设排灌系统。
采取这些措施后,中国的优良水稻品种终于克服“水土不服”,在异国的土壤里长出新芽。
“那段时间,各种考验接连不断。”吕荣华说。2003年,中国专家在越南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计划1月份播种父本,2月初播种母本。由于碰上中国春节,专家们便回国休假,改由当地技术人员代为播种。
但当他们返回越南后发现,已播种的许多种子发黑、发霉甚至坏死了。经了解,原来是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催芽时没有翻动种子,导致散热不好,把种子给“烧”坏了。
为扭转这个局面,他们很快找出对策:重新播种,并用直播方式把母本的生长期缩短,同时把父本的生长期延长。
按照水稻常规生长周期计算,当时父母本花期已相差10天,错过花期“相遇”就会颗粒无收。很多人都认为,这次制种肯定失败。“若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只能选择放弃。”越南北江农林大学副校长阮俊叠博士坦言。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可行的。通过控水、控肥、使用低浓度赤霉素等保花措施,父母本花期“基本相遇”,制种产量为2175公斤/公顷,达到中国国内制种的中上水平。
消息很快在越南传开。越南杂交水稻制种观摩团纷纷到基地参观学习,他们纷纷称赞:中国专家真有办法!
“他们最多待两年就回去了。”中国专家刚到越南时,当地一些人将信将疑,因为此前不少外国专家都是没来多久就打道回府了。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直到2006年,“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合作项目结束,中国专家都没有撤回;更没想到的是,这个基地至今仍维持运营,每年都为越南培训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
“一次成功的试验能让越南专家信服,可要让农民改变观念种植并不容易。”吕荣华说,当地水稻多是深水插秧,且种植后就让其自然生长;而杂交水稻需要精心呵护,“他们喜欢中国杂交水稻的高产,却不喜欢种植技术的‘烦琐’。”
如何改变这个观念?中国专家决定,把杂交水稻品种的种子交给越南农业大学一位学生,让他带回家按规定种植。
这位学生种植获得了成功,产量比本地水稻高出数倍。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周围的农户信服了,纷纷跟着种植。就这样,中国杂交水稻很快在越南“四处开花”。
20年间,广西农科院已在越南示范推广种植100多个品种,登记3个品种,推广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甘蔗、食用菌、木薯等60多万公顷。如今,越南已成为杂交水稻种植第二大国、大米出口第二大国。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