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开铸英魂】马兰村里的年轻人
家国清明,慎终追远,历史如镜,精神永存。马兰是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的风云过往。在众多的奉献者中,有将军、有科学家,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欢呼的人群中,有一百多名各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也在马兰基地收获了光荣与梦想。
已经离开马兰基地三十年的陈伟时,今天又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长眠在此的是陈伟时的父亲,我国著名的核科学家陈达院士,能够安葬在马兰,是他生前的夙愿。
陈达院士儿子 陈伟时:马兰是他长期生活、工作、战斗,包括奉献的地方,所以他的遗愿就是把自己安葬在马兰的烈士陵园,永远跟这片土地在一起。
墓碑照片上微笑着的这位老人,56年前,毅然来到罗布泊,那时他只有26岁。
1963年,地图上还没有马兰这个名字。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的陈达听了周总理的向科学进军的报告后,热血沸腾。正是这一年,陈达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一批大学毕业生收拾行装,报名国防事业。这一年也是马兰基地大规模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年。
某基地原原子靶场副主任 张志善:现在告诉你们是干什么的,我们也要搞我们自己的原子弹,我们的任务就是这个。大家就哄起来了,蹦啊跳啊。
一穷二白的戈壁滩,只有片片的马兰花和这些年轻人相伴。核试验基地成立了研究所,然而因为国际上的技术封锁,科研人员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面对这些困难,基地的年轻大学生们却迸发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
某基地原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 陈达:因为抢时间,不仅仅是我,我们所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工作的同志,都是战天斗地,精力很饱满的。
当第一颗核弹试验的烟云还在翻腾之际,陈达和战友们穿上厚重的防化服,不顾安危直接去爆心取样。
某基地原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 陈达:当然我的任务主要是取样。因为一个爆炸以后,我装了些什么东西?剩了什么东西,变了哪些东西,我把每一个都要找出来,就知道这次威力是多少,成功还是不成功,质量是上乘还是一般。
陈达同事 周新嵩:我可以拍胸脯地跟你讲,我们这些战友们,个个都是好样的,绝没有一个人说要怕死,都是抢着往前上。
在最关键的时刻,陈达和其他科技人员克服各种困难,超额十倍完成了取样任务。
原总装备部创作室创作员 彭继超:陈达的这个群体应该是咱们核试验当中的最英雄的一个群体,我们说他随时面对的那叫看不见的刀山火海,陈达就是在这个看不见的刀山火海当中战斗了几十年的人。
在刀山火海般的危险中采集爆炸数据,不仅能够判断此次核爆是否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还将为以后的核弹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艰巨的任务,当时就落在了年仅27岁的陈达身上。
某基地原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 陈达:半个月根本不回家,就睡在实验室,晚上就睡两三小时。水龙头冲一冲,赶快下去。
时过境迁,记者跟随陈伟时,寻访陈达院士当初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前行,除了四周寸草不生的大山,就是一望无垠的盐碱地。
陈达院士儿子 陈伟时:在我有记忆中间,大概一直在那住了十多年。印象中,他有时候跟室主任就是杨裕生杨院士,有时候在家里面就靠这个小黑板,两个人坐在那儿,就开始讨论工作。
在儿子的印象里,父亲当时的工作条件是极其恶劣的。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