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中央委员、上千名烈士安葬于此,上海这座烈士陵园传递了
17位中央委员、上千名烈士安葬于此,上海这座烈士陵园传递了怎样的英烈精神?
龙华烈士陵园是我党历史上革命先驱和领导者牺牲安葬最集中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仍然需要英雄情怀。”上海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自辛亥革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在上海生活、斗争、献身的就有1700余位英烈。这些人当中,既有普通工人、党的干部,也有革命领袖。他们和上海有着不解之缘,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龙华烈士陵园就是这样一处英雄纪念地。
龙华烈士陵园是记录中华民族近现代英雄史诗的丰碑,它不仅是上海党的诞生地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红色文化根脉。正值清明时节,让我们走近英雄,重温他们的故事,传颂“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的龙华英烈精神,让英烈壮歌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革命建设事业的精神财富。
关于英雄,有着不同的界定,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英雄。有爱国情怀,以身许国、精忠报国的是英雄;有英雄气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是英雄;有时代担当,心中有责、无私奉献的是英雄;有奋斗精神,爱岗敬业、不懈进取的是英雄。龙华英烈以忘我奋斗的品质,铸造了龙华英烈的红色基因,具有非常鲜明的红色文化价值,其特点主要集中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级别高。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初12年间,上海曾是党中央所在地,城市白区工作的前沿阵地,著名的“五卅”运动、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在上海被捕牺牲的烈士特别多,龙华烈士陵园也成为我党历史上革命先驱和领导者牺牲安葬最集中之地。他们中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也有省一级的革命干部。纪念馆目前陈列展示的革命先烈中,曾任中共中央委员的有17人,他们分别是蔡和森、瞿秋白、罗亦农、苏兆征、杨殷、罗登贤、张太雷(以上 7 位为常委)、李汉俊、邓中夏、恽代英、向警予、赵世炎、陈延年、陈乔年、彭湃、林育南、顾作霖。
第二,类型广。上海是一座具有革命爱国主义传统的城市,综合环境、人才、思想和阶级等各种因素,不仅铸就了上海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积极支援全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对上海城市发展和国家进步信仰坚定,乐观向前,描绘出一幅幅共产党员的初心图谱。2011 年评选的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龙华烈士陵园陈列的就有 20 位,他们分别是苏兆征、杨殷、邓中夏、向警予、邹韬奋、恽代英、钱壮飞、蔡和森、张太雷、陈延年、彭湃、瞿秋白、赵世炎、罗亦农、李公朴、李硕勋、李白、江上青、李林、彭加木。
第三,人数多。龙华烈士陵园包括235名陈列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中的烈士,近600名骨灰安放在纪念堂中的烈士,近800名遗骸安葬在墓地中的烈士,270余名集体安葬在无名烈士墓中的烈士,近100名有诗文作品的烈士。这里有民主革命时期的抗英爱国将领陈化成、“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张太雷、蔡和森、瞿秋白等,“陈氏革命两兄弟”、“军委四烈士”、龙华“二十四烈士”、中国共产党的党外亲密战友邓演达、卓越的科学文化战士邹韬奋、国民党爱国将领谢晋元、用生命发出“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李白……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牺牲的烈士吕世才、盛铃发等。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应该有自己的英雄叙事,革命英烈的光荣传统是国家深层的软实力之一,因此,如何挖掘、传承、发扬上海这个红色城市的英烈精神尤为重要。作为集中代表的龙华英烈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
“祖国至上”精神重点体现在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牺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龙华烈士毅然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龙华牺牲的“二十四烈士”中,出生于南洋爱国华侨家庭的欧阳立安仅仅17岁,左联五位作家平均年龄26岁。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共产党员、爱国志士,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敢于坚守信念,慨然赴死,践行了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