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以十八洞村为样板走脱贫新路
扶贫走新路 春雨润湘西
55.4万
截至2018年底,湘西州1110个贫困村累计出列874个,66万贫困人口累计脱贫55.4万。
12128元
2018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2128元,而5年前只有1668元。
春雨淅淅沥沥,漫山遍野的绿,被洗得水灵灵的;一片片的油菜花,被洗得油亮亮的。
雨中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空气清新,风景如画。见到记者,梨子寨的石拔专老人回忆起那难忘的一幕: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乡亲们中间,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自此,十八洞村成了全国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开启了精准脱贫的征程——强化组织引领,激发群众干劲,找对脱贫产业。2017年2月,十八洞村全部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2128元,而5年前只有1668元。
对于十八洞村的脱贫事迹,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十八洞村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湖南成功实践的缩影,十八洞村的做法经验,值得全国复制推广。”
如今,在湘西州,以十八洞村为样板,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不断延伸……截至2018年底,湘西州1110个贫困村累计出列874个,66万贫困人口累计脱贫55.4万,一幅脱贫致富的宏伟画卷,正在湘西州的青山绿水间展开。
班子强了,满意多了
——统筹力量合力攻坚,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干群的心更近了
“书记,我还是想入党。”走进村部大门,75岁的十八洞村村民施阳茂第七次找到村支书龙书伍,表达加入党组织的愿望,言辞恳切。
不多分钱,不享优惠,一个党员身份,为何有如此强的吸引力?
“加入党组织,既是荣誉,更是责任。”龙书伍说,自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十八洞村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党支部。
2014年以前,十八洞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只有3个人,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入党并且留守村里的党员屈指可数。
村子发展得看人,支部松散,不能带村。十八洞村的扶贫,着手处抓住了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2014年和2017年,十八洞村两次换届选举,把党支部班子成员年龄降下来,能力提上去;把党员队伍发展起来,力量发挥出来。
书记带领支部,支部建设小组,小组团结村民。如今,十八洞村产业兴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夕阳红4个党小组将全村900多名村民紧紧团结在一起。
以支部建设为基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湘西全州在脱贫路上使对了劲。
春雨中,凤凰县千工坪镇胜花村村口的猕猴桃基地里,不少村民在冒雨栽植树苗。午饭时分,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村子,不少村民蹲在田埂上,吃着从家里带来的盒饭。
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村委会主任吴吉平告诉记者,扶贫好政策,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倾力帮扶,把乡亲们的心焐热了,干劲激发出来了,这种集体冒雨干活的场景又回来了。
说起猕猴桃,5组村民龙威再打开了话匣子。
早些年,为了给长女看病,龙威再四处求医,一度负债10多万元。他先后种过苹果、葡萄,养过羊,可惜这些产业要么不适合、要么遭了疫病,先后均告失败,一度压得龙威再差点低头认命。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村里决定在产业链上建支部。2014年,在猕猴桃产业党小组的带动下,龙威再种了5亩猕猴桃。2017年,猕猴桃首次挂果,就给他带来了1万多元收入。有了主心骨,技术有靠山,销售有保障,龙威再流转村民的土地,把猕猴桃扩种到80多亩,顺利还清了所有欠债。猕猴桃产业,让龙威再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今,在产业党小组的带领下,胜花村的猕猴桃、茶叶、黑木耳等扶贫产业搞得有声有色。凤凰县委组织部长覃振华说,这是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生动体现。
产业大有起色,基础设施短板也补了上来。“人在泥地走,水在地下流,几天不落雨,水能贵过油。”胜花村是个深度贫困村,过去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办事难。现在,水泥路通村通组,自来水进村入户,综合服务中心让村民办事不出村。
吴吉平向记者感慨,之前自己没少跑项目,可修通村道毛路前后花了8年,硬化路面又花了4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光去年全村扶贫项目就投入了800多万元,装路灯、修停车场,这些在过去很难办成的事,这几年基本上做到了“马上就办”。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