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对标国际标准 创建中国特色
【聚焦2019博鳌亚洲论坛】自贸区:对标国际标准 创建中国特色
央视网消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自贸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实际上也标志着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探索。那么,在对标国际的探索中,要如何走出中国特色?新一轮对外开放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这也成为本次博鳌亚洲论坛上各方嘉宾热议的焦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自贸区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指出,要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创新自主权,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 周小川: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开放已经走出了很多步伐,也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是,其实我们自己感觉我们对外开放程度还是有待提高,所以,通过自贸区试点,摸索经验,摸索出如果有比较成功的经验,然后再逐步推广。
广东省副省长 欧阳卫民:我们各种各样的创新大概有四百五十多项,其中有三四十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相对于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对于开放程度、制度建设将提出更高要求。从国际上来看,香港、新加坡和迪拜是目前公认发展较为成功的自由港。与会嘉宾表示,虽然这些地方在要素自由流动、税收合理清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但各自的开放和自由便利化程度其实也并不相同。因此,在对标国际的同时,要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港。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李保东:首先要把自贸港规划先做出来,在这方面也要借鉴国际上一些已有的经验。博鳌亚洲论坛能做的就是为大家提供这么一个平台,能够听取各方的一些建议,这样使海南的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能够行稳致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顾学明:我们要从以前的要素推动,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向规则和制度开放来推进,这应该说是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一个开放。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