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江西精准法律援助助力脱贫攻坚战 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跨

2019-03-28 09: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01
摘要: 
今年46岁的谭林根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石芫乡广教寺村的精准扶贫对象。“2017年,我们为全省贫困户、低保户、五保

  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
  江西精准法律援助助力脱贫攻坚战

  □ 本报记者 黄辉

  今年46岁的谭林根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石芫乡广教寺村的精准扶贫对象。十多年前,由于老婆离家出走,身患残疾的谭林根只能带着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子相依为命。

  为维持生计,谭林根经人介绍在赣县区某建筑工地务工。2018年5月的一天,谭林根在工地地下室推砂浆时,不幸从半坡上摔下,导致右外踝骨折。然而,当他向项目部及包工头索赔时,却遭到拒绝。

 

  赣县区法律援助中心闻悉此事后,主动将谭林根纳入“精准法律援助”对象。考虑到谭林根并未签订用工合同,举证比较困难,且案涉金额不大,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兼律师吴智尧决定启动调解程序。经多次走访工地收集证据,联系项目部和包工头,并通过抽丝剥茧式的释法明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包工头一次性补偿谭林根医疗费和误工费6021元,并当场给付。

  这是江西省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精准法律援助”工作的一组镜头。2017年以来,江西省司法厅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主动对接脱贫攻坚和法治江西建设,先后组织开展“精准法律援助”专项行动、“精准法律援助服务年”活动,积极发挥法律援助在全省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的职能作用,努力推动法律援助服务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跨越,探索出一条“精准法律援助”之路。

  据了解,江西法律援助机构积极扩大精准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在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的基础上,将涉及劳动保障、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婚姻家庭、财产继承中有关产权纠纷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以及因病、因灾致贫但又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夹心层”和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精准法律援助范围。

  “2017年,我们为全省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重度残疾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27万户近100万贫困人员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法律援助专项行动重点对象。”江西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邓京平介绍说,“2018年,在及时删减脱贫、迁出等名单的基础上,又将新增贫困人员和困难军人军属等纳入重点援助名册”。

  两年前,高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开展下基层、进乡村活动时,了解到很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是高安市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员工。该公司自2016年5月起陆续拖欠工资,至2017年4月停产歇业,员工们一直未拿到劳动报酬。于是,高安市法律援助中心主动介入为这些员工提供法律援助。

  2017年6月,法援律师代243名员工向高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同年8月,仲裁委裁决该公司支付243名员工劳动报酬共计251万余元。该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援助中心又指派律师为243名员工提供法律援助。经法院二审,最终维持仲裁结果。

  据介绍,为优化精准服务措施,江西省司法厅统一开通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12348江西法网,启动了可视化公共法律服务“乡乡通”工程,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仅2018年就为群众回复咨询15.73万余件、办理法律服务事项12.79万余件。

  “目前,江西省、市、县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精准法律援助领导小组,并强化经费保障,不断壮大法援队伍。”邓京平告诉记者,江西省司法厅统筹40余家厅直、市直律所和700多名律师组建了省级法律援助资源库,同时推动市、县落实法援专职人员不少于5人和3人,发展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法援专干或联络员队伍,在所有律所设立法援工作站(点)。

  吴步军就是江西贤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一名律师。近年来,吴步军律师办结法律援助案件十余起,让许多贫困家庭感受到法治的阳光与温暖,上饶市经开区兴园办事处苏家村贫困户邱荣福夫妇正是其中之一。

  因儿子患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年逾七旬的邱荣福仍以种植蔬菜并兼做“小工”维持家用。三年前的一天,邱荣福卖完菜后,骑电动车载着妻子回家,被一辆小型客车撞到,造成自己十级伤残、妻子三级伤残的交通事故。夫妻俩住院治疗89天,医疗费就花了近9万元。

  出院后,茫然无助的邱荣福夫妇找到正在上饶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的吴步军律师。吴步军代理此案后,多次奔走于保险公司、当事人与法院之间,最终为这对老夫妻要回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共计30余万元。

  据统计,2017年至2018年,江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1233件,受援人数75165人次,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12.42亿元,办理法律援助其他事项610081人次,以扎扎实实的办案和优质服务赢得了人民群众对“精准法援”的获得感、认同感和赞誉度。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