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存证总量破9亿 破解取证、存证难

2019-07-13 04:1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存证总量破9亿。著作权侵权纠纷发生率较同期下降12%,网购合同和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从

未来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 刘文静)“司法区块链解决了电子证据的全链路可信问题,从事后治理的角度来讲,破解了电子证据的认定难题,可以让法官快速高效的查明案件事实、明晰双方责任,提升了审判效率。”7月11日,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纠纷解决机制高峰论坛暨未成年人隐私保护与多元纠纷调解论坛上,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官家辉分享了司法区块链在互联网法院的应用实践。

近年来,区块链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新技术、新概念赋予了许多行业新的想象,司法领域也不例外。著作权侵权纠纷发生率较同期下降12%,网购合同和网络服务合同纠纷从5%下降到0.01%,区块链存证的总量突破了9亿条……官家辉介绍,这是司法区块链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应用时取得的实效。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官家辉。图据中国互联网大会官网

破解取证、存证难 提升审判效率

官家辉介绍,杭州互联网上线了全国首个司法区块链平台,充分应用跨链技术构建了区块链司法联盟,从源头上实现网络行为、上网即留痕、留痕即追溯的强大处理体系,就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推动互联网行为的规范化。

2018年的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对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技术,法律效力予以确认,明确了区块链电子存证的审查判断方法。

2018年的9月18日,正式上线了全国首个司法区块链平台,该司法区块链的节点是由法院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第三方存证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构成。所有的节点存储电子数据都会以‘哈希值’的形式同步到链上其他的节点,各个节点是彼此相互作证,提高了证据的证明力。

“‘哈希值’简单说就相当于一个电子身份证,给每一个文件打上烙印,如果文件原文被修改,哈希值就会变化。诉讼当中系统会对当事人提交电子的原文和之前上链的哈希值进行对比校验,承办法官在自动平台上直接可以看到案件处理结果,也可以手动对电子平台进行二次核验。”官家辉进一步解释,这就解决了电子证据的全链路可信问题,破解了电子证据的认定难题,可以让法官快速高效的查明案件事实、明晰双方责任,提升了审判效率。

他举例,在网购合同和网络服务合同纠纷当中,帮助电商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将纠纷率从5%下降到了0.01%;而在著作权侵权纠纷中,发生率较同期下降了12%。

并且,从源头上纪录了事件的全过程,当事人之无法抵赖客观事实,所以一旦有纠纷的发生,通过前置调解就可以把纠纷化解掉,大幅度提高维权和解决纠纷的效率,从根源上实现互联网治理的法治化,起到净化网络空间的作用。

此外,目前网络纠纷越来越多,网上违约行为大量存在,大多是因为电子证据所反应的客观事实很难固定,如果不能在技术上解决电子数据证据的存证、取证这一难题,就无法实现依法治理。而应用区块链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官家辉透露,截止目前,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存证的总量突破了9亿条。

打击网络文学盗版侵权 纠纷发生率较同期下降12%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针对网络作品的侵权盗版是呈现出一个高发态势,权利人疲于应付。对此,官家辉指出,通过司法区块链的平台可以防范和进行打击网络文学侵权行为。

他介绍,网络文学作品确权,传统的著作权登记是耗时长、费用高、流程繁琐。司法链通过建立起可信赖、可查验的认证体系,将网络文学的原创作者信息、作品内容信息、创作时间信息,以及最初的传播信息,加密上传至司法链,并出具司法区块链存证整数,明确著作权权属,为网络维权奠定了一个基础。

例如,去年12月中国网络自然村正式上链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有100多位网络网络作者入驻到平台中,20多部网络作品完整上链,1800多篇更新章节上链,累计上链有一千多万册,上链的作品产值大概达到了6700万元。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发生率较同期是下降了12%,网络文学市场营商环境从源头上做到了一个净化。

此外,授权许可全程留痕,基于司法链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上,著作权从申请登记到授权许可,每一步都被全程记录。著作权人、被许可人、许可的时间和范围以及许可费等均可追溯。既可以缩减著作权的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又能理清作者的权属关系,帮助法官对是否有侵权有一个直观的判断。

不仅如此,维权也简便易行。官家辉介绍,司法区块链在固定相关的侵权证据之后,配合诉讼平台可以使网络作家足不出户一键维权。如今审理的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当中平均开庭时间是30分钟,平均审理期限是26天,案件调解率达到97.3%,一审的达到了98.6%。

“5G+区块链”审案时间更快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