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等院校布局新文科 探索学科融合之路
摘要:新文科运用的是跨界思维,使用文文互鉴、文理交叉、文工融合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还将为高校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的变革带来新希望。
本报记者 赵碧报道
近日,以科学和高新技术见长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将大力发展新文科,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应用文科以及文化传承等学科。不久前,国内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也专门召开了文科工作会议,要求共同推动清华文科建设发展迈入新的阶段。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于今年4月底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去年10月,教育部等部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新文科”概念浮出水面。
相较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出现更晚,而随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启动,新文科建设引起了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文科建设相对理工科、医科来说处于“弱势”地位。此次以理工科见长的两大名校布局新文科建设,也象征着新文科建设迈入新的阶段。
1
优势何在
新文科得以受到重视和青睐,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新在哪里?有何优势?
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主要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简称,人文科学包括文史哲等学科,更加注重理论问题、逻辑问题、思辨问题等方面,这类学科关注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和人类发展历程,关注人类整体和个体的精神世界的观念、知觉、情感、价值等问题,是人类对自身的凝视和哲思;社会科学主要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总结相关理论和规律,从而指导社会实践。
“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有两个特色。”南开大学传播学系主任陈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一,新文科是问题导向的,新文科面对的是社会发展变化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新变化,有些现象和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需要突破传统文科的框架,采用新方法、新视野去探索新理论、新规律。其二,新文科为了寻求对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研究,需要通过“跨界”方式进行革新,这种“跨界”不仅仅发生在文科的各学科之间,甚至出现在文科和理科、工科、医科等学科之间,需要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深度融合。
传统意义上,对某一问题,我们习惯于将其纳入某个单一的传统学科视野进行审视,而这样的逻辑是并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比如互联网社会、媒介社会、大数据、区块链、5G、人工智能、虚拟社会等。
“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等方向的提出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性,都要求面向新问题,打破旧壁垒,跨界寻方法,归纳真规律。”陈鹏表示,这就是新文科需要被提出的重要原因。
2
新希望
新文科建立在传统文科的方法、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与新工科、新医科等的交叉融合,集中解释新现象、新问题。这无疑也为传统文科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发展新文科与发展传统文科并不是矛盾的、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陈鹏表示,传统文科依然面对大量问题,依然可以从各自的学科出发对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问题作出解释,对新问题进行阐释,“拔尖”计划正是强调传统文科、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文科在各自领域内大有可为。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培仁认为,建设新文科,其实也是在对传统文科进行反思。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传统文科存在“过度西化”和“过度量化”等问题。新文科建设有利于构建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具有中国特色,还具有整体性、包容性、互动性、共享性特质的面向全球、面向全人类的大文科。
同时,新文科运用的是跨界思维,使用文文互鉴、文理交叉、文工融合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还将为高校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的变革带来新希望。
陈鹏表示,新文科的建设,会让新文科面对的新问题不仅不被边缘化而且受到重视,让新文科团队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实现跨界组合,让课程能够更适应当下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让理科、工科、医科老师能够走上新文科讲台,让那些没有高学位的业界精英也能够带着现实中的真问题、真经验、真思考走上新文科的讲台。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