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應用正加速推行在金融領域規模化發展仍存挑戰
人民網北京6月2日電(張文婷)在經歷了資本爭相追逐的野蠻生長后,區塊鏈行業的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一場以區塊鏈應用為導向的時代正在來臨。
當前,無論是資本,還是以阿裡、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都開始深耕區塊鏈行業,市場的關注點已從“什麼是區塊鏈”、“為什麼用區塊鏈”逐步轉變為“如何用區塊鏈”,期望通過區塊鏈技術重塑互聯網技術建構起來的運行體系,從而為行業的發展找到新的方向。
近日,平安區塊鏈研究院和IDC聯合編寫的《平安區塊鏈白皮書(2019)》(以下簡稱:“《白皮書》”)也認為區塊鏈的潛力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同,企業對其的投入力度也隨之加大。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全球半年度區塊鏈支岀指南》,2018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達1.6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108%。同時。更多企業計劃在未來增加相關預算。受此影響,預計末來三年中國區塊鏈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2022年的市場支出規模預計達到16.7億美元,2017-2022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3.9%。
《白皮書》寫道:“根據預測,到2021年,在區塊鏈的支持下,領先的行業價值鏈將把數字化平台拓展到整個全方位體驗生態系統,從而將交易成本減少34%,同時,分布式架構也將成為未來數據市場的基礎。區塊鏈技術的最大價值在於塑造數字信任,對現行的商業社會將產生深遠影響。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理念的普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呈現”多點開花、加速推進”的態勢,並將在各行各業中實現突破。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規模化推行仍面臨諸多挑戰
《白皮書》顯示,從行業上看,金融、制造、零售在區塊鏈方面的投入最多。這三個行業在2018年的市場支出佔整體市場支出的比例超過75%。其中,金融行業的區塊鏈支出規模最大、佔比最高,是當之無愧的區塊鏈支出第一大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前景有目共睹,但在實踐中,數據安全是金融企業在使用區塊鏈時最擔憂的問題。
通常來講,區塊鏈本質上是記錄信息和數據的分布式數字賬本,隨著賬本的數量和體積不斷增加,企業對數據檢索和分析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很多企業試圖將數據分析軟件直接嵌入由多方共享的區塊鏈賬本,以形成對內外部信息的直接檢索、分析和利用,但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其他用戶的隱私帶來了威脅,也為區塊鏈技術的安全帶來了挑戰。
在操作過程中,金融企業之間由於難以平衡數據隱私與數據共享之間的矛盾,認為區塊鏈的計算能力和交易性能不足,導致眾多企業不願或沒有動力上鏈,成為了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規模化應用難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白皮書》中提到,目前大部分區塊鏈的落地案例尚處於嘗試階段,更多的應用場景有待挖掘,沒能形成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究其原因,是市場還處於發展早期,金融企業對區塊鏈的認知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因擔心區塊鏈會顛覆現有的工作流程,不清楚區塊鏈能給組織帶來什麼價值,從而對加入不完全被自身掌控的區塊鏈網絡存在顧慮,更不願意共享自身的客戶、數據等資源,會制約企業對區塊鏈的進一步應用。
金融壹賬通高級產品總監王夢寒也認為,小范圍試點項目的落地雖具有探索意義,但無法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的價值。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多的企業一起參與進來,共建弱中心化的網絡生態,以實現更充分的數據共享和效率提升。如何說服傳統金融行業用戶接受弱中心化理念,建立規模化的網絡生態,形成全新的合作模式共謀發展,是區塊鏈發展面臨的另一挑戰。
(責編:林露、呂騫)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