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充电桩市场一片蓝海,滴滴编织充电蓝图

2019-05-20 22:4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近几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日益显著,由新能源汽车催生的充电桩行业迅猛发展。政策的利好,市场的

近几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日益显著,由新能源汽车催生的充电桩行业迅猛发展。政策的利好,市场的空缺,引得各大玩家纷纷入局,其中以特来电,国家电网,星星充电,中国普天四家最为强劲。除了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以外,作为出行巨头的滴滴也是跃跃欲试。滴滴一边跟车企合作造新能源车,一边准备着自己的充电蓝图。

充电桩市场一片蓝海,滴滴编织充电蓝图

为了方便大家对充电桩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我将对新能源汽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是先有电动汽车,再有充电桩;还是先有充电桩,再有电动汽车的哲学问题。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的其他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分支,容易被误以为新能源汽车等同与电动汽车。其实,两者覆盖范围略有不同,但也有重合的部分。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一般采用高效率充电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源。按动力源的不同,国内主流电动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FCEV)三类。由于技术,配套设置等条件限制,三大主流电动汽车各有优缺点,发展情况也有所差别。

所以并非所有新能源汽车都是需要充电桩的,只有部分电动汽车对充电桩才有较大的需求。由于许多充电桩调查报告中都涉及到新能源汽车,所以下文分析中新能源车更多是指代电动汽车,希望大家先有一个错位的理解。

充电桩市场一片蓝海?

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巨头的纷纷入局已然是最好的证明。

2015年国家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指南提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从中看出,国家是要求车:桩=1:1,一车一桩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距离国家政策的2020年实现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还有很大的增殖空间。

充电桩市场一片蓝海,滴滴编织充电蓝图

而充电桩的风口,则来源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和落后的充电桩数量以及建设速度。

充电桩市场一片蓝海,滴滴编织充电蓝图

截止至2019年4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95.3万台,同比增长75.2%。

可以说,就目前的形式来看,95.3万台充电桩,127万辆新能源汽车与国家的预期目标480万台充电桩,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相距甚远。再基于目前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桩的增长速度,成本计算;有数据预测,充电桩市场将在2030年达到5500亿份额,可谓是一片蓝海。

吃蛋糕的人?

面对这个千亿元的蛋糕,有谁能不垂涎。目前充电桩行业仍然处于群雄逐鹿的状态,大家各自为政,各有各的算盘。

许多玩家盯上了这块蛋糕,盲目进入,没有考虑成本和盈利,最终死的死,残的残。经过一次行业洗牌后,目前的头部玩家有特来电,国家电网,星星充电。

特来电运营12.8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星星充电运营7.9万台。三家运营商占总量的75%,其余的运营商体量则稍小,均在2万台以下。

充电桩市场一片蓝海,滴滴编织充电蓝图

不难发现,这几个有实力的头部玩家都是从传统电力行业进入,其自身都有很强的充电桩设计制造能力。在电力行业深耕数十年,可谓是具备了先天优势。

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作为互联网企业的滴滴还有入局充电桩市场的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

滴滴目前已然不仅仅是一个打车软件,自从和Uber中国合并之后。滴滴的业务在不断的拓宽,涉及金融,出行,汽车后市场,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

滴滴旗下的小桔车服公司有小桔加油,小桔有车,小桔养车等品牌。

小桔有车通过整合车源及金融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全新体验,为车主提供汽车租赁服务。

小桔加油以流量和专业运营能力全方位赋能油站,为车主提供高性价比的加油服务。

小桔养车为车主提供正品,优价,便捷的专业服务。

滴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买车租车,汽车加油,汽车保险,汽车保养等一站式服务。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