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今天明天 一片“新”“芯”向荣

2019-05-12 03:3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央视截图 参观者在展示基于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技术的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 34.8%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34.8% 9万亿元 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

今天明天 一片“新”“芯”向荣

央视截图

今天明天 一片“新”“芯”向荣

参观者在展示基于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技术的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

34.8%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34.8%

9万亿元 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31.63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超9万亿元

8.29亿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

10秒 峰会嘉宾用“刷脸支付”买了杯饮料

2000公里 运用5G技术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汽车行驶在2000公里之外的北京市房山区的一个园区里

50分钟 政府处理市民“随手拍”

全球互联网革命进入下半场,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动能新动力,互联网将扮演什么角色?

“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以此为主题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福州举行,为观察数字时代的中国提供了风向标。

记者在会场、展厅内外穿梭采访,聆听真知灼见,触摸科技力量,充分感受到数字中国强劲的时代脉动;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峰会所透露出的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

新信号催生新变革

峰会主会场内,巨大的蓝色地球仪引人注目。一个个数字0和1铺成地球上大陆的形状,象征着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未来、顺应大势,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深度融合,我国全面迈进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新月异的信息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历史性交汇,赋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更加特殊的使命。

今天的中国如何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技术应用的领先优势和大市场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重中之重,突破核心技术——

“清华数为大数据系统软件栈”、黑光超低照度全彩高清智能夜视成像系统、中国首款国产高性能x86微处理器(中国芯)、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63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亮相峰会,彰显我国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

“数字中国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自主创新是确保数字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坚持自力更生突破核心技术,产学研相结合,我国技术创新完全可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5月6日,大陆首个两岸家园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在峰会期间正式上线,来自台湾新北的苏奕儒成为平台的首位认证台湾用户。

充分运用数据科技手段,将数字身份二维码应用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居民政务办事、旅游住宿、交通出行等生活场景,公众即使忘带身份证,照样坐得了车、住得了酒店、办得成事……数字中国建设向着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不断前行。

峰会上,多个部委发布一系列信息化发展新政策——

农业农村部将全面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优先覆盖贫困地区,力争到今年底实现全国50%的行政村基本全覆盖;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推动实现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线上服务、三级医院实现院内信息互通共享;

司法部将把“互联网+”全面应用于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整体跨越“有没有”发展阶段,全力迈向“好不好”新发展时期;

国家航天局将加快建设遥感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大力推动遥感卫星数据应用,推动中国遥感卫星及服务走出去;

……

一张张路径清晰的战略蓝图,一个个获得感满满的“政策红包”,让人们对数字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新动能引领新发展

没有方向盘、驾驶位,也没有油门和刹车踏板,外形可爱的“阿波龙”自动驾驶小巴,在峰会期间吸引不少观众登车体验。

这辆由百度公司和金龙客车合作推出的自动驾驶汽车,利用车联网、人机交互技术,不仅能听懂乘客指令,还能看懂乘客手势,全面满足用户在娱乐、休闲、办公、亲子等场景下的需求。

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悉数亮相,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行业新方向同台竞技……精彩纷呈的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从不同侧面勾画出数字时代的新面貌。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相互融合,奏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强音,为中国发展注入新动能。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