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市场导向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
“一带一路”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如何构建开放、市场导向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资金融通分论坛讨论的议题之一。与会的政府部门及机构有关负责人认为,应积极发挥商业性金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作用,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管保证金融安全,鼓励私人部门参与突破融资瓶颈。
共建“一带一路”由市场力量推动
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发展规律出发,结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
一是国内储蓄对外投资的需求。周小川认为,中国储蓄率较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投资边际收益下降,国内投资机会一定程度上趋近饱和,市场主体自发选择对外投资。另外,市场主体境外配置资产也有分散风险的考虑,即“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二是比较优势转移的客观规律。周小川说,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结构转型升级,一国原有的比较优势下降,一些产业就会向优势更显著的国家寻求转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曾经较大受益于比较优势转移。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一些产业也会遵循这样的转移规律,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转移和投资。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需求。周小川表示,基础设施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瓶颈。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而且还有相当强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可以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利率水平和通胀水平都相对处于低位,商业性融资成本合理,应抓住这一时间窗口,积极发挥商业性金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作用。”周小川说,“减让式”资金需要财政补贴和政府支持,受制于一国的财力,多数国家难以支持长期的大规模的对外“减让式”资金支持。而商业性资金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更加重视投资效率,风险评估能力强,融资方式灵活丰富,有利于保障项目的可持续性,也避免政府过度介入导致的道德风险和市场扭曲。
防范控制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一带一路’各国的金融成熟程度差异巨大,在构建开放、市场导向的投融资体系的同时,也要保证金融安全。”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任志刚认为,金融的立命之本就是服务好实体经济,但存在几方面风险。
第一,国际资本是“易挥发”的,容易追求快进快出。
第二,金融市场力量巨大。如果放任金融中介自由行事,其可随意推出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安排,而这些可能包含了未知的、甚至是系统性的风险。
第三,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文化,忽略了其存在的立命之本就是要服务好实体经济。
如何在构建开放、市场导向的投融资体系的同时保证金融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任志刚表示,鉴于各国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不同,在走向开放和市场导向上,要一步一步地开放,开放的步骤需要合理、谨慎。另外,要创造一个“一带一路”各国可以接入的平台,进行风险的转化、转移和交易;要提供流动性,利用本币市场;要创造机制,客观地评估融资方的风险特性,利用信用担保和信用增强等工具。
鼓励私人部门参与突破融资瓶颈
全球基础设施合伙公司合伙人、世界银行原行长金墉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雄心的多国开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是最重要内容,而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私人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
对于各方关注的举债问题,金墉说,举债打造关键的基础设施为未来的增长做铺垫是非常有必要的。问题不是举债,而是举债能否真正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带动经济的活力和发展。他表示,弥补资金缺口,还要保障机构包括所有的多边开发银行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带动私人部门投资。同时,还要创新工具,如风险担保等,降低投资的风险。
在确保资金融通方面,金墉认为,帮助投资人换一种方式理解风险、教育投资人了解贷款政策工具也很重要。他举例说,投资人看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觉得都是风险,但非洲的布隆迪和卢旺达两个相接壤的国家,其风险其实完全不一样。再如,很少有人了解能够促进制度和政策改革的发展政策贷款。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