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保监会退休副主席的感悟:网络互助需监管与自律,中国将出现一家独大的互联网保险平台
87%,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占比,再次印证了保险中介之力量。
作为保险市场主要参与者,保险中介的发展关乎3.4万亿保费,也关乎2500余家中介机构,甚至是中国保险市场之发展。
无论是银行、车商等兼业代理,还是个人代理人、专业保险中介,亦或大热的网络平台,在不断叠加的互联网科技浪潮中,皆在经受时代的打磨。
4月26日,原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今日保险》杂志主办的“2019中国保险中介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于家堡论坛”上,以“保险中介与科技创新 ”为题,讲述了科技创新下的保险中介之发展。
以下为魏迎宁在“2019中国保险中介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于家堡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大家上午好!感谢会议主办方的邀请,和大家做个交流。我是1985年从五道口(金融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保险业,一直到退休,没有离开保险行业。
国内保险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自1979年恢复保险业务至今,有40年了,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
从规模上看,中国是世界第二,但从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看,国内的保险市场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们是保险大国,但还不是保险强国。现在,我们也正在向保险强国迈进。
保险中介之地位:
保险市场主要参与者之一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80年代初,中国人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时,当时的口号是“多渠道广代理”,主要通过外贸公司、铁路部门做货物运输保险等业务。
1994年引进个人营销制度后,人身险保费迅速超过财产险。以前财产险保费占比70%,人身险占30%。引入个人营销,1995-1996年人身险保费超过财产险。
自2006年,银行保险兴起,使银行、邮局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业务总量占到了近40%。2013年后,互联网保险兴起,许多平台都成为互联网保险的积极参与者。
互联网时代,去中介化趋势明显。
原来酒店、商务中心有代卖机票、火车票的,消费者无需到到火车站、机场购买,如今已经可以在网上解决。是否还需要中介?
需要也不需要,中介的组织形态发生改变,消费者购买火车票、机票还是通过中介的。只不过,是互联网化的中介。
事实上,互联网保险兴起后,保险中介的数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专业保险代理公司增加的数量可能不是很多,但保险营销员自2014年之后到现在,四五年时间增加了约1倍。
保险中介作为一个销售渠道,保费收入在总保费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如果没有保险中介,很多保费也就没有了。
保险中介之作用:
开拓资源、降低固定成本
为什么需要保险中介?一个健康运行的保险市场首先要投保人,投保人有能力买保险,也愿意买保险,保险公司开发适合投保人需要的产品。保险中介促成保险交易,监管机关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保险市场为什么需要中介?保险代理是发现客户——激发客户的购买愿望——设计投保方案——办理后续服务。
保险公司可以招收员工去卖保险,但员工的固定成本很大,个人代理人降低了险企的固定成本,没有业绩就不给佣金。固定的员工,即便最低工资也是成本,且劳动合同也不能随便解除。
因此,对保险公司来讲保险中介是可以降低固定成本 。兼业代理,就是利用主业的客户资源再去开发保险客户。以银行为例,银行的存款户是银行的客户,将他们开发成保险客户。专业代理,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保险公司的竞争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品牌、服务,而最重要的是渠道。产品好是不是一定能卖出去,产品性价比高,能不能卖出去?不一定,关键是有没有渠道卖出去。所以,保险公司竞争最重要的是渠道竞争。
渠道竞争主要是争夺中介渠道。靠什么竞争,有一种手段是靠高手续费,这是不可持续的,监管也不允许的。
传统中介主要靠情感,熟人、朋友、亲戚等,还要给打折、回扣;其次才是服务,这是传统中介。这种类型的中介目前还能生存,但光靠这个会越来越艰难。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