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产业迎政策东风 省市需因地制宜
当前,全球虚拟现实产业正从起步培育期向快速发展期迈进,我国既面临同步参与国际技术产业创新的难得机遇,也存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内容与服务较为匮乏、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应用生态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优良的政策环境加以培育。
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就2018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办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要持续升级扩大信息消费,支持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产品创新发展。
VR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业发展,并在国家层面积极规划并重点布局,国务院、工信部、文化部、商务部等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推动虚拟现实应用创新。
如今,虚拟现实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专栏5新一代信息技术中,明确指出发展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突破虚实融合渲染、真三维呈现、实时定位注册、适人性虚拟现实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形成高性能真三维显示器、智能眼镜、动作捕捉和分析系统、个性化虚拟现实整套装置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基本形成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显示、交互、内容、接口等方面的规范标准。在工业、医疗、文化、娱乐等行业实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示范应用,培育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虚拟现实产业主管部门。2018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丰富产品有效供给、推进重点行业应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等几项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化,建设若干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成效显著的典型示范应用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创建一批特色突出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基地,初步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应用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到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掌握虚拟现实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应用服务供给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综合发展实力实现跃升,虚拟现实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指出,加紧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布局,尽快实现部分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文化部于2017年4月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数字文化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的应用,与虚拟现实购物、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营销新模式相结合。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数字媒体等新兴数字文化消费品发展,加强质量与品牌建设。促进虚拟现实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开拓混合现实娱乐、智能家庭娱乐等消费新领域,推动智能制造、智能语音、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和装备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丰富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拓展产业边界。加强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应用推广,推动虚拟现实、交互娱乐等领域相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的研究制定,积极参与数字文化领域国际标准建设。
2017年5月,科技部办公厅印发的《"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在先进治疗领域,以"精准、微创、快捷、智能"为方向,围绕新型粒子束应用、多模式信息融合、触觉反馈、所见即所触空间测量等临床治疗难点问题,重点开展面向脏器、病灶、神经及血管的实时交互的虚拟手术模拟仿真和医学物理等基础研究,加快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定位导航等前沿技术,促进新型肿瘤治疗方法、精准手术规划、机器人治疗等发展。
2017年5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联合印发的《"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要重点发展虚拟现实康复系统等智能康复辅具,加快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突破,提高治疗水平。
2019年1月18日,科技部启动"基于运动辅助的智能虚拟现实康复训练技术和系统研发及临床示范应用"项目。该项目以解决我国重大临床需求、突破临床疗效瓶颈为导向,以促进脑功能障碍人群特定神经环路重塑机制为引领,探明虚拟现实康复策略的优效性,对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虚拟现实康复技术规范和标准展开研发,为我国在这一领域形成领先竞争优势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上一篇:人工智能:何为“智”?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