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红的地方" 南湖区打造全国最红双创基地
4月20日、21日,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等主办的2019“创响中国”长三角联盟首站暨“世界创意创新日”活动在嘉兴科技城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长三角“三省一市”发改委、25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部分在长三角地区有合作的央企示范基地的领导、代表,参加了这次盛况空前的“双创武林大会”。
与一些资深双创基地相比,嘉兴科技城建立仅十多年时间,为何这次业内瞩目的盛会能在南湖区举行?在长三角业内同行多方好评背后,南湖区在创业创新方面又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又是怎么加速融接长三角一体化的?
G60科创走廊崛起的“最红基地”
“越深入了解南湖区,越发现这里的创业创新氛围非常好。”第二次来南湖区的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企业与创业研究室主任刘国艳,用“惊奇”两个字来形容南湖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无论是嘉兴科技城快速发展的集成电路、检验检测等产业,还是高端人才项目的产业化,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加速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区域、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三类示范基地资源优势,去年长三角25个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组建了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4月20日,在嘉兴科技城举行的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推进现场会暨联盟成立一周年大会上,共组建了4个产业类专业委员会,其中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就设在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兴科技城)。
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设在南湖区并非偶然,事实上,该产业发展在南湖区已如火如荼,形成了从“设计—制造—检验检测”的完整产业链。
以嘉兴科技城为主战场,南湖区已集聚数字经济直接关联企业500多家,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产值规模位列全市第一,龙头企业闻泰通讯更实现产值146.13亿元。去年,嘉兴科技城以数字经济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速达到了40.5%,尤其是数字经济之“芯”的半导体产业集聚了斯达半导体、恒拓、禾润、奥罗拉等一批企业。同时,南湖区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国百强区榜单,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居全省第11位。今年2月下旬,总投资达110亿元的480万片12英寸大硅片项目又在嘉兴科技城正式动工,业界评价该项目“意义重大”,因为目前大硅片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
“上海是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杭州的IT产业、苏州的制造业发展都很快,长三角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必将加速长三角周边的科研、人才、产业资源向南湖区集聚。”刘国艳认为。
事实上,不仅是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南湖区向长三角一体化融入的步伐已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
借助靠近上海这一优势,南湖区通过在上海举办双招双引、金融、旅游等对接会,从上海引进了总投资35亿元的正泰智慧能源华东科创产业园,总投资1亿美元的气浮技术设备制造等亿元以上项目23个,南湖街道都市经济产业园等也通过与上海专业园区运营机制合作等模式,引进项目30余个,在双创等10个领域签订合作协议达成合作项目。
不仅是项目与合作,南湖区还寻求与上海的深层次合作,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早在2017年4月,嘉兴市政府、南湖区政府与上海大学签署协议,共建上海大学(浙江)新兴产业研究院。同时,嘉兴科技城还与上海张江园区、松江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平台加强合作。南湖区企业科技创新协同也不断加强,东方特钢等多家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了研发中心。
人才为核“创翼”南湖
周一至周五到嘉兴科技城的公司工作,周五开车回到上海的家,这就是浙江芯动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骏的“双城生活”。在南湖区,借助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以人才为核心加速创新创业,正成为该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数据显示,2018年,南湖区新签约国内外院士8人,累计引进“双千”专家突破百人。今年,更引进了由图灵奖获得者惠特菲尔德·迪菲团队领衔的嘉兴区块链技术研究院,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及其团队共建的莫索尔医学实验室。
嘉兴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杨玲珠介绍,“人才+项目”已成为科技城快速发展的强劲推力。近年来,嘉兴科技城先后引进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浙江柔性电子研究院、浙江未来研究院、上海大学(浙江)新兴产业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而无论是各类研究院还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均以产业化为导向,将产业化作为最终目的。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