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2019-04-22 09:09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2018年12月,《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2018年12月,《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2019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落地出台,新区规划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基本就位,即将步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两年来,金融部门肩负重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多措并举,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垫路铺石。

  绿色通道率先开辟

  两年来,高效率高质量服务全方位彰显。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的担当作为,在新区设立伊始,第一时间成立金融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前方工作组和研究小组,并创建《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金融统计监测制度》,加强对新区的研究分析和数据监测,全力以赴支持新区建设发展;及时推出《雄安新区金融管理与服务操作规程》,为雄安新区新设金融机构加入人民银行管理与服务体系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统一受理、限定时限、分别审核、集中批复。各金融机构对落地新区的业务专设“特事特办”绿色通道,给予政策倾斜。

  金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两年来,金融机构不断集聚。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各金融机构积极谋篇布局,机构种类、层级和数量全面提升,改变了成立初期种类单一、层级不高、数量较少的局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雄安分行陆续开业,光大银行雄安分行已获批筹建,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天津银行、沧州银行等也积极与新区对接。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安信证券、长江证券等3家证券公司,中国人寿、阳光保险、中国人民养老等14家保险公司也相继进驻。中国人民养老保险公司是首家在新区注册成立的总部型金融机构。

  多渠道资金持续汇集

  两年来,各类资金助力高水平建设。当前,各金融机构对雄安新区重点项目授信额已超2000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随着新区建设进程的加快,2019年2月末,新区贷款实现同比增长44%,较成立初期高30个百分点,一改建设初期低速增长状态。新区直接融资占比达65.3%,远超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在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大力推动下,成功完成中国雄安集团200亿元永续债注册并实现首期发行,融资结构渐趋优化。

  基础设施优先铺设

  两年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3月28日,人民银行总行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国家金库河北雄安新区中心支库。4月8日,新区国库正式设立,4月11日,首笔13亿元财政调拨资金安全入库,标志着新区国库正式投入运行。2019年1月,雄安三县国库完成业务调整并顺利运行,新区两级国库完整履行各项国库职能,预算收支实现单独核算,有效解决了新区资金落地问题。支付环境不断优化,新区127家对公结算金融网点已全部接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自助取款机、POS等银行卡受理终端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不断改善,移动支付在交通、医疗等民生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为民众提供了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新区征信查询业务也已全部实现自助服务。

  科技力量大力彰显

  两年来,科技金融引领高起点定位。金融机构加大科技创新研发力度,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与金融科技成果已在雄安新区落地,从助力新区建设的“区块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合理匹配劳动力资源的民生服务平台到住房租赁交易平台等,金融机构全方位参与。智能机器人、智慧银行、“刷脸取款”ATM、“刷脸购”等一系列高科技、智能化金融服务在新区运行,改变了成立初期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农业银行拟将总行创新中心设在雄安,中国银行与中国雄安集团、英国金丝雀码头集团共同签署《关于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城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新区建设“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金融科技中心。

  绿色金融引领未来

  两年来,绿色金融布局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遵从“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的规划要求,积极筹划,助力新区建设发展。当前,金融机构生态项目授信超过50亿元,较成立初期增加30亿元。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大力研发绿色金融产品,支持雄安新区绿色发展。中国农业银行雄安分行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绿色新兴业务作为重点和突破点,综合运用多种投行产品为绿色行业和客户提供融资、绿色债券承销和发行等服务,并与中国雄安集团共同出资设立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基金,支持新区绿色金融项目发展。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