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将带着世界“复权”
面对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对世界的改变,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焦虑。回顾20多年来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在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中出现了毁灭财富的最快周期,也最终成就了人类历史最迅速、最大批量的造富神话。
时过境迁,互联网俨然已成为传统产业,虚拟现实、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技术接踵而来。这其中既孕育着无限的机会,也存在着更为重大的风险。
更令人忧心的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的“免费”盛宴显然已近终局。一度被资本青睐的“共享单车”终究有负众望,在历经诸多争议后,终于重演了诸多新产业发展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纷纷倒闭的循环往复。尚存活的个别共享单车也纷纷提价,“共享经济”成为告别免费时代最后的回光返照。
著名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的口头禅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铁律似乎就要被打破了,而且还被广泛认为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是,越来越多的免费晚餐已经成为最后的晚餐,而苟延残喘的部分也往往有金钱之外的高额代价。正如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所言,中国用户在很多情况下会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没落与区块链的崛起》一书的作者乔治·吉尔德最重要的预言就是,这个世界正在进入后谷歌时代。他将免费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互联网时代定义为谷歌时代,并警告是时候向免费的谷歌时代说再见了——尽管多数人对此毫无察觉。
人们曾津津乐道“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买单”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但等到诸多以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为名野蛮生长的P2P爆雷跑路后,不幸的受损者才发现自己就是买单的“猪”。
互联网时代的另一句名言是:“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人们在热衷于找风口的同时最终明白,龙卷风也会席卷财富。
《后谷歌时代》揭示了这种情况无法维持,“谷歌时代即将结束,因为谷歌试图通过免费提供其商品和服务来规避经济的稀缺和安全的限制。谷歌的免费世界公然挑战了时间在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它越过了消费者的钱包,直接攫取了他们的时间”。
是的,乔治·吉尔德是从时间的角度来定义谷歌时代和后谷歌时代的。《时间简史》打开了人类想象的大门,写出这部经典之作的伟大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说过,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进步是重新发现了时间。乔治·吉尔德与霍金殊途同归,他找到新的关于时间的理论。这并非相对论、量子力学,而是马尔科夫链。他认为马尔科夫链正是谷歌时代的底层方法论和思想源头。
对以俄罗斯数学家和信息理论学家安德烈·马尔科夫命名的这一统计工具不可小觑,这是人类从现实出发预测未来的一种基本方法,从语言词汇领域到预测火箭轨迹,再到金融工程、风险控制领域,它都得到了非常有效、深入的应用。但马尔科夫链最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还是谷歌的基础算法——网页排名。
谷歌的排名方法正是将用户视作为随机游走的过客,并不需要浏览者或者网站本身,就可以让马尔科夫模型快速、持续地计算出它们在互联网中的排名情况。
也正因为如此,从亚马逊到脸书,从百度到今日头条,所有的云巨头都可以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来判断用户的想法,并预测他们接下来会做什么。人们总习惯说,互联网让人们进入到了技术赋权的时代,但需要进一步追问:到底是谁在掌握技术?又是给谁在真正赋权?
所以,与“免费”一样,另一个互联网思维抑或乌托邦“去中心化”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分布式的信息、数据处理并不是直接导致人们之间的平等,反而加剧了这种不平等。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遭遇商家“价格歧视”甚至欺诈的情况更为普遍。
无独有偶,拉尼尔也在《互联网冲击:互联网思维与我们的未来》一书发出警告:“卓越的计算能力让你可以为自己选择风险最小的选项,却为其他人留下风险最大的选项。”而且这种盘旋在马尔科夫链之上的危险之境不仅广泛存在互联网相关领域,也早已经为多次金融危机所验证。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正是对于机构和个人风险严重不对称的复杂金融衍生品。
所以,在《后谷歌时代》中,乔治·吉尔德鲜明地指出:“在超凡的数据统计中,马尔科夫链是个记号的工具,但它不应该被提升为一个世界体系。”更何况,当前世界“到处都弥漫着被马尔科夫链包裹着的、赌徒式的毁灭气息”。
世界总会被拯救,但人们不太容易摆脱被牺牲。在中国,整个社会对996的热议,忽然让人们醒悟过来,对于人类而言,时间和自由其实才是最稀缺的东西,而这正是谷歌时代“免费”逻辑的核心代价。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