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发展报告(2018)》在穗发布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黄舒旻 黎华联)4月16日上午,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合作主办的《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举行。《报告》为国内第一部较为系统梳理地方金融监管“7+4”(“7”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4”指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的地方金融监管蓝皮书,全景式描述分析了近年来广东地方金融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探寻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之路及未来地方金融监管的思路和方式。
地方金融风险存在易变及多重性特征
《报告》提到,当前地方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包括:金融风险分散速度加快,信息关联度增加;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立体化趋势显著,金融风险通过网络支付潜伏其中;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高度隐蔽性、交叉感染性和瞬间爆发性等。由于地方金融风险呈现出多元的风险形式,易变同时具有多重性,因此目前国内对于地方金融风险的监管存在不少空白。
《报告》还分析了以互联网风险为主要特征的地方金融风险机制性和制度性成因。其中提到,在互联网金融中,参与主体双方存在信息上的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很难防范风险。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还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各种规范、调整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具备法典化的基础,且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面前,法律的滞后性较为明显。
对此,《报告》建议,当前应防止互联网金融偏离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和初衷,应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形成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穿透、统筹的监管大格局,守住互联网金融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两大平台彰显广东防控风险成效
《报告》重点分析了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金鹰系统和深圳地方金融监管科技创新及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对其基本介绍、运作模式、工作成效及经典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全面总结了可供广东地区参考借鉴的地方金融监管经验。《报告》认为,两个系统彰显了广东在利用科技手段智能化监控金融风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第一个是全国首家省级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防控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已初步建成功能齐备、模式创新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系统——金鹰系统,是全国地方金融智能化监管的先行者。
截至2018年末,防控中心主动发现影响广东的疑似非法金融活动企业1830家,其中,建议移送线索企业200家,建议处置企业446家,建议约谈企业1184家。涉及非法集资的企业145家,主要包括商城返利、P2P、投资理财、招商加盟等类型,提交风险提示函262份。
第二个是深圳市金融风险预警平台——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深圳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对接全市25万家类金融企业的工商信息、行政资源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等,并已对27163家企业进行了风险评估分析,识别出39家高风险企业。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