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银行转型数据公司?专家博鳌热议金融科技发展“危与机”
2018年是金融科技“赛道”开始挤出泡沫的一年。随着科技与金融不断融合,传统金融机构步入拥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的新阶段,未来金融行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3月29日,围绕“金融科技的挑战与机遇”这一议题,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一场分论坛上,针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危与机”展开热烈探讨。
传统金融机构转型迫在眉睫
图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谈到科技发展对传统金融业态产生的影响,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表示,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看作传统的银行,而应该是数据公司、科技公司,未来银行与科技公司之间的界限会逐渐消失。
他举例说,IT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影响到银行业的变革。招商银行最早是一家小银行,依靠网上银行和银行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革命。到了第二阶段,仍然不把招行当成传统银行,而是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公司”。
在不同的时代,客户对银行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只有通过研究客户的行为和体验,将业务与客户对数据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完成银行的变革。
马蔚华认为,将来银行与科技公司之间将不会有严格的界限,二者会逐渐融合。将来银行的业务一定会存在,但银行不一定存在。
韩国KB金融集团董事长尹钟圭认为,金融公司做数据和专业做IT的人做法是不一样的,要把公司转成一个开发技术的公司相对简单,但要把这种数据化的思想和文化融入传统金融公司,则是比较困难的。
泰国中央银行行长维拉泰·桑蒂普拉霍表示,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泰国银行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现在泰国电子支付和电子转账没有任何手续费,而即便是在两年之前,要把钱从一个银行转到另外一个银行,这个费用都是很贵的。所以泰国的银行业由此入手,改造自身的服务。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未来有无前景?
谈到金融科技为支付产业带来的机遇,中国银联董事长邵伏军认为,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各类支付工具将被应用在各种支付场景。借助金融科技,支付产业可以助力金融机构提供更精细化的金融服务,为行业商户提供全流程的支付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通不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行业协同。
VISA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风险官艾睿琪认为,金融科技对支付手段已经带来两次变革,第一次是支付卡的诞生,第二次是当下盛行的手机移动支付。
未来应该还有一次支付变革,那就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不只是比特币,现在有一些国家对数字货币越来越重视,比如欧洲一些国家所做的ICO(首次币发行,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的概念)项目,特别是北欧一些国家,是比较支持数字货币发展的,有人士称为CI货币,认为这是一个更有效率的交易方式。
桑蒂普拉霍也认为,区块链的技术会对金融技术带来很大影响。但要成为一种货币,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相匹配的监管和治理,要把区块链的技术和货币进行区分。
他认为,区块链技术有很多潜能,全球很多国家都正在进行相关的基础建设和研究,并希望未来能够提供更多相关的金融产品。
比如说贸易融资,如果未来跨境支付系统能够稳定,可以通过大型银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进行贸易融资的支付,这样通过利用区块链科技,就可以改善银行之间清算的效率。
而马蔚华对数字货币的发展持有不同观点,他并不认为将来电子货币能够普遍适用和推广,货币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现行货币也是这么发展过来的。
马蔚华表示,货币发展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人们对科技的接受程度,而不是通过炒作。比如说很多人都去炒比特币,那就是灾难,所以要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炒币”分开。
上一篇:互联网新人待价而沽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