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良:坚持高质量发展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一旦成功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将在全世界树立一个典型范例,大大增强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信心。我国长期积累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经验对此类国家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不仅将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也将丰富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与思想,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
2018年,在外部环境承压的不利条件下,我国经济稳中有进。当前我国人均GDP已接近1万美元,总体上距离世界银行的相关标准越来越近。高质量发展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标志。2019年是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一年,在外部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坚持高质量发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为成功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和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景等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博士。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博士
《金融时报》记者:当前我国与高收入国家标准还有多大差距?我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宗良: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也应保持理性,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驱动力,以开放促增长,为成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下坚实基础。
从量上看,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90万亿元,同比增长6.6%,经济增长率在全球前五大经济体中居于首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30%左右,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从质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顺利,贸易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为经济稳步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明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NI(与我国GDP接近)1205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具备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和实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个自然过程。
首先,从总体看,2018年我国人均GDP约为64520.7元(约合9769美元),距离高收入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已较小。其次,从地区结构看,目前已有不少城市人均GDP处于较高水平,比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10多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天津、合肥、绍兴、东莞等城市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城市均已达到或远超高收入国家水平,说明从区域角度看,我国已有部分区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区域经济视角看,港澳大湾区(人均已达20000美元以上)和长三角等应是率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区域。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将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也是深化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预计我国将在2025年前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整体上成为高收入国家,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金融时报》记者:高质量发展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标志,那么,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您有何建议?
宗良:面对经济新常态下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问题,我国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国取得经济增长成就的重要经验。未来我们应更加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2018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部署的78个重点改革任务,各方面出台300多个改革方案,尤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医疗、教育等领域进展迅速。我国目前取得的经济成绩充分说明改革的正确性,但很多领域仍存在不少问题,经济领域中主要包括小微企业贷款难、贫困地区治理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等。针对新的经济形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未来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要从多个领域入手,扩大改革的广度,包括资本市场、国有企业、金融职能等,同时注意提高微观主体与宏观经济的协调性,多层面确保改革效果的最大化。比如要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不仅需要改革金融服务体系,还需要破除各种市场壁垒,减少行政审批,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如果各方面措施不能协同发力,改革政策的落实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有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积重难返,需要坚持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各行业难题,包括部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消费服务业质量提高以及高附加值行业竞争力提升等。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上一篇:中财独家:4月1日股市猛料必看
下一篇:数字科技如何提高金融普惠性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