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区块链 >

【开放之城】引才已超五百万 来了就是深圳人

2019-03-23 22:3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01
摘要: 
从昔日的海边渔村蝶变为现代化大都市,GDP一举超越香港、新加坡,谱写了举世瞩目的深圳传奇,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改

【开放之城】引才已超五百万 来了就是深圳人

中国深圳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广场内,办事窗口旁立着“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迎宾牌。

【开放之城】引才已超五百万 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是2018年3月26日拍摄的广东省深圳市一景(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文/图 半岛特派记者 马正拓 李志波李兵 景毅(署名除外)

3月中旬,青岛的杨柳才刚刚吐翠,地处南国边陲的深圳早已春意盎然,市花三角梅开得层层叠叠,娇艳的木棉花高耸枝头。

改革开放40年风雷激荡,在这片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展的浪潮一直风起云涌。从昔日的海边渔村蝶变为现代化大都市,GDP一举超越香港、新加坡,谱写了举世瞩目的深圳传奇,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最好窗口。当年,亚洲四小龙以10%左右发展速度腾飞20年令世人称奇,而深圳经济以23%的高速度飞翔了近40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目光投向深圳,青岛也提出了“学深圳、赶深圳”的城市对标目标。

在以改革开放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圳究竟形成了哪些宝贵经验?又有哪些切实可行的路径可以借鉴?日前,记者在深圳实地走访发现,这里几乎每一寸土地上都劲刮开放的春风。

开放气质

来了,就是深圳人

从莲花山山顶极目远眺,位于深圳市益田路上的平安金融中心高耸入云。夜晚的灯光秀点亮城市星空,伴随光线移转,“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出现在大楼外墙上,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记者在深圳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就如同当年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样,被深圳各阶层的人所熟知。虽然已经无法确切找到源头,但很多在深圳打拼的人,都把它视为深圳的城市精神之一。

25岁的赵鲁平是2014年来深圳打拼的,卖过电脑配件,在酒店帮过厨,如今和几名伙伴在华强北开了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餐馆。虽然一睁开眼就要面对房租的压力,晚上还要坐1个多小时地铁才能回到住处,但他每天干得不亦乐乎,觉得自己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总算在深圳扎下了根儿”。

在距离这家餐馆20多公里的深圳南山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粤港澳青年创业圆梦的地方。湖南女孩刘旭旸在一家创客公司做设计,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剪辑、排版工作,经常加班,但对于未来她充满了自信。“房价、薪资、交通……这些年可能有100个因素都在劝我离开深圳,但总有第101个理由让我留下来,这就是深圳的魅力。”刘旭旸说。

郭玮强是一名来自香港的“90后”,2016年来到梦工场,成为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深圳优厚的政策制度、积极的创业氛围、高度普及的科学技术以及广泛的消费市场,对我们都是利好条件。”郭玮强介绍,随身宝已达成A轮千万元级意向融资,项目估值已超过亿元。

另一家创客公司——工匠社的联合创始人蔡奋介绍,他们是世界桌面级格斗机器人和游戏机器人的开创者,属于高创意、高设计价值的产品。梦工场是深港合作很重要的一个区域,经常会有香港特区的学术机构、政府机构来这边交流,园区也有很多香港雇员,他们经常作为梦工场的代表,参加深圳跟香港特区政府合办的项目或学术活动,开阔了视野。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在“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城市气质的感召下,用开放包容态度对待各行各业人才,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深圳才得以从“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精益求精、臻于极致”的“深圳质量”,一步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正如深圳一位自媒体人所说,深圳是一座机遇之城、是实现梦想之城,目前实际管理的2000多万人口中,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寻找价值,每一份力量都是不可忽略的,深圳的今天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贡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区委书记刘兴阁,曾经到深圳挂职半年,对深圳精神、深圳经验、深圳模式有着诸多思考。“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深圳市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刘兴阁认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既要靠产业留人,也要靠待遇留人。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就必须付出发达地区几倍的努力。

事实上,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吹响时,深圳还是一片人才荒漠。建市之初,深圳户籍人口仅有31.26万,外来人口仅有1500人,全市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仅4000名。连本地人都留不住,更不要谈吸引外地人才。

随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蛇口工业区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自主权,率先实现超产奖励制、首开全国招聘用人制度、率先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率先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就坐落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南山区,入园处的石碑上写着: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