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公司逃离险企 永安保险等股权出售难
中小险企面临转型阵痛,今年以来共有32家公司拟出清险企股权;同时也有18家公司新进持有险企股权
监管趋严,经营艰难的险企成了一些资本的“围城”。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共有32家公司拟出清险企股权,同时,有4家公司拟减少对险企股权的持股比例。在一些资本退出保险业的同时,也有18家公司新进持有险企股权,9家公司增持了险企股权(不过,其中的大多数险企虽披露了股东变更信息,但最终还需要银保监会批复后才能生效)。
实际上,去年以来险企股权已出现“出售难”,包括永安保险、信泰人寿等险企股权都出现了流拍。这背后是,保险姓保,监管趋严下的中小险企转型阵痛,以及对股东准入的门槛提高,资金来源审查趋严等。
作为一种稀缺金融资源的保险牌照还吃香吗?保险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并不能说保险牌照没那么受欢迎了,只是公司在选择是否进入保险业时,更加谨慎了。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年内32公司出清险企股权,多是中小险企
资本进进出出,已成为保险业的常态。新京报记者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9日,共有和谐健康、华泰保险集团、安盛天平、农银人寿等20家险企披露了股东变更的相关信息,比上年同期的6家同比增长超两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今年险企股权变动较多,或许与2018年新实施的股权管理办法有关,有些公司不完全符合规定,所以在股权上做一些调整。此外,监管对险企股东要求较高、对股东与险企的关联交易查得较严格,也不排除有些股东在此大背景下选择退出。“当然,近两年我国实体经济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能一些险企股东自身所处的产业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可能也做了一些策略性的调整。”
从股东动向层面看,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共有32家公司拟出清险企股权,同时,有4家公司拟减少对险企股权的持股比例。具体到保险公司,出现股东拟清仓股权情况的险企有和谐健康、交银康联、幸福人寿、华泰保险集团等总计17家,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型险企。
日前,交银康联披露了股东变动信息。此前,其仅有交通银行及康联集团两个股东,第二大股东康联集团持股比例为37.5%,此次股东变动,则是康联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给MS&AD 保险集团,这一变更股东事项待银保监会批准后生效。交银康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如有进一步明确信息,我们会及时披露。”
同样的还有幸福人寿。6月中旬,其第一大股东中国信达也发布公告称,将拟出清所持全部幸福人寿股份,共计约51.66亿股,股权占比为50.995%。中国信达此前回复新京报记者称,转让幸福人寿是围绕“突出主业”做出的战略选择。
北京律师协会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保险专业律师李滨对新京报记者坦言,目前获得保险牌照确实很不容易,同时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股东有着严格的准入条件要求。
从市场经营角度来看,保险公司若按照传统方式经营,前五六年应该是亏损的,但现在有很多中小寿险公司,由于资本要求其缩短亏损的年限,或者要求其快速盈利,这就导致其中一些中小寿险企业基本上将重心放在银保业务,通过设计某些万能险、分红险等投资类保险产品快速吸引公众资本转化为保费,但这种经营模式显然已经偏离了保险业非投资行业,需要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保险保障产品的行业本质。
“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姓保’,保险业要回归保障,这就使一些原来进入保险业的资本看到了经营难度的增加和险企短期盈利几乎无法满足资本获利性的要求,这或许也是资本退出保险业的原因之一。”李滨表示。
幸福人寿巨亏被抛弃背后,中小险企面临转型阵痛
一般而言,股东出售或减持保险公司的股份,主要原因包括股东公司基于自身发展战略规划需要、盈利不佳等。不过,监管趋严,“保险姓保”之下,中小险企转型阵痛也正考验着股东的承受力。
上述被股东抛弃的幸福人寿去年的原保费收入91.66亿元,同比下降了50%。对于原保费的大幅下滑,幸福人寿相关人士此前曾对媒体表示:“我们去年根据价值转型部署,产品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其中包括停售了高现价趸缴产品,所以保费下滑。”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