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商业 >

房企银亿跨界转型遭遇“车祸”

2019-07-11 09:5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为了踏入高端制造汽车零部件领域,2016年,银亿相继买下美国ARC集团、比利时邦奇和日本艾礼富,三笔收购分别用了

  房企银亿跨界转型遭遇“车祸
  投入近120亿元海外收购3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但表现未达预期,ST银亿业绩下滑明显

  “以前,很多宁波人住的是银亿建的房子。以后,银亿的产品有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宁波人开的汽车里。”对于进军汽车产业,银亿创始人——银亿集团董事长熊续强曾雄心勃勃。如今看来,这样美好的憧憬,也只能停留在曾经了。

  6月17日,ST银亿、ST河化及康强电子三家上市公司同一天发布公告称,分别收到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宁波银亿控股有限公司《通知书》,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已于2019年6月14日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曾经的超大房企在多元化道路上轰然倾覆。

  值得注意的是,银亿集团申请的是破产重整。也就是说,这是银亿主动发起的,而非来自债权人的申请。按照《破产法》第二条规定,有以下情形的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由此看来,银亿目前是无力还债,想要通过重整来摆脱困境。

 

  眼下,银亿正在等候来自宁波中院的受理批准。按照规定,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或者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截至目前,宁波中院还未公布是否受理。按时间计算,7月14日之前,会有答案。

  1 银亿看好汽车行业全力转型

  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投资浪潮风起云涌,银亿入局。在房地产行业寒冬来临的2015年,银亿果断转型。

  “汽车和房地产一样,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我们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了。”一直以来熊续强都认为,汽车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轻量化、智能化和电动化将成为主流,他更想抓住这一趋势。2015年,银亿将自身定位为“房地产+高端制造”的双轮驱动综合性公司。为了踏入高端制造汽车零部件领域,2016年,银亿相继买下美国ARC集团、比利时邦奇和日本艾礼富,三笔收购分别用了34.27亿元、71.1亿元和13.9亿元。次年,银亿集团充当过桥收购的角色,ST银亿先后通过发行股份收购了控股股东银亿控股全资子公司西藏银亿旗下宁波昊圣、宁波圣洲旗下东方亿圣的100%股权,实现了对美国ARC集团、比利时邦奇集团的控制。资料显示,美国ARC曾是通用、大众、福特等知名汽车品牌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比利时邦齐更是抓住了自主品牌难以开发自动变速器以及爱信、ZF等巨头难以满足自主品牌需求的市场机会,开发了江淮、众泰、海马等自主品牌客户。此外,全资收购的全球第三大磁簧传感器和光控传感器制造商日本艾礼富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安防产品制造技术。

  彼时,随着银亿集团一波巨资收购的神操作,渤海证券、财通证券等都在研报中认为,银亿相继收购美国ARC及比利时邦奇,战略转型高端制造后,发展前景广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并给予“增持”评级。受益于大手笔并购,ST银亿在2017年营收实现127.03亿元,同比增长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增长134.76%。

  同时,ST银亿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化。数据显示,2016年ST银亿营业收入中,房产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重高达70.77%,汽车零部件收入仅占18.11%;到了2017年,汽车零部件收入比重涨到63.55%,达到80.73亿元,房产销售降至28.67%。2018年,汽车零部件的比重为57.12%,金额为51.23亿元,房产销售收入回升至31.75%。根据三年的收入结构变化,可以看出银亿的确是在转型。

  2 汽车项目收购存潜在问题惹争议

  行业相关人士向新京报记者坦言,美国ARC主要制造安全气囊,但美国公司制造安全气囊是有一定压力的,因为中国有超低成本、日本有精细技术,美国没有太大优势。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银亿收购的几家外资零部件企业,并不值得付出这么多现金。原因是,这几家企业在全球市场来看的确在某个特定的细分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它们要么是核心技术含量不足,要么是经营上出现某种问题,使其失去了长期稳定的客户。

  其中,比利时邦奇争论最大。宗申产业集团战略投资管理中心在2015年出具的一份针对邦奇公司CVT项目调研报告显示,该公司战略管理中心经过详细技术比对和分析认为,虽然未来5年CVT技术增长有一定空间,但主要空间是在中国市场。与此同时,未来随着混合动力和电动车市场份额的扩大,CVT技术的应用和竞争力将大大下降。该中心因此建议集团对邦奇公司的投资为“财务投资”。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