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降温”
●或因股权质押风险缓解
●年内48起控制权变更事件
国有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动向往往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去年10月、11月“国资驰援民企,缓解股权质押等风险”高潮的逐渐平复,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事件的数量开始回落。不过,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国有资本入主民企的案例仍占多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新增披露48起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事件,其中27起为国资入主民企,占比达56%。
与此同时,民资参与国企的热情高涨。今年来,民资入主国企的案例至少有4起,另外,还有3起国资上市公司转让控制权,受让方尚未确定,不排除民资接手。
某大型券商投行保荐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科创板推出后壳价值下降,一些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价钱差不多就卖了。今年的政策仍然鼓励重组,预计下半年国资入场的情况将会持续。”
在二级市场上,国家资金同样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某私募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国家队在A股的动作可以增加股市流动性,增加市场的信心,也是给普通投资者的股票选择起到了指明灯的作用。截至今年一季度,国家队共参股1064家上市公司,持股总市值达31831亿,占流通股总市值的7.01%左右。
年内48起控制权变更,27起国资入主民企
2016年-2017年,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18年,是这些质押股票集中到期的年份,加上去杠杆的大背景,不少上市公司出现了股票质押风险,这一年也成了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大年”。
数据也佐证了这一事实。据Wind数据统计,2014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件分别有89起、85起、62起、85起(包括完成、进行中、失败等),而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136起。
去年10月,以“深圳已安排数百亿资金驰援上市公司”消息为起点,全国掀起“国资驰援上市公司,缓解股票质押等风险”的风潮,国资入主民企的消息也在10月和11月达到顶峰。据不完全统计,仅这两个月,就有4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控制权变更公告。其中,有28家的受让方是国资,占比近70%。
进入2019年,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事件数量开始回落。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截至6月16日共新增披露48起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事件。其中,27起为国资入主民企,占比达56%;民资入主国企的事件有4起;民企之间的控制权变更有12起。另外还有4起暂未确定受让方,其中有3起为国资上市公司征集受让人,目前尚未确定最终受让方。还有1起是国资之间的控制权变更,即控制权由下级国资委变更为上级国资委。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来新增的控制权变更事件环比下降,但国资入主民企仍占主要基调。
“这是近几年的大趋势了”。一位金融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民企本身融资成本偏高,往往多从城商、农商、非银等渠道融资。这些机构处在银行间市场的下游,上游水龙头一收紧,下游的流动性都有困难。民企引入了国资,是一个巨大的增信措施,在今后的融资上会有很多好处。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资进入上市公司,由不控股逐渐到控股,这种趋势今年可能会持续下去,也是国企产权改革和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结合,这与国企自身改革的积极推进有关系。”
李锦进一步表示,在国企进行多元化重组的过程中,采用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在上市公司中进行产权交换,是当前的趋势。对于国企来说,把产能向新的动能转化,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对于民企来说,国资的参股,救活了上市公司的优良资产,客观上救活了民企,国企的参与,对企业和产业都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国资入主上市公司 浙苏粤京企业最多
Wind数据显示,在今年新增的27起国资入主民企的案例中,民营上市公司所在地最多的是浙江8家,其次是江苏、广东和北京,均有4家。这四个省份合计20家,占比74%。从行业来看,国资入主的民企属于建筑装饰、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分别有4家、3家和3家,而传媒、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均有2家。
最新披露的一起是通信行业的网宿科技,公司所在地为上海。6月6日网宿科技发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成彦、股东陈宝珍与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投集团”)签署协议,陈宝珍和刘成彦分别拟向广投集团转让其直接持有的网宿科技10.37%和1.63%股份。
上一篇:防止炒作 科创板实行盘中临停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