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商业 >

万能险沉寂2年再走俏 有银行已限购

2019-06-12 07:06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以万能险保费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497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544.14亿元

  万能险沉寂2年再走俏 有银行已限购
  今年1-4月份,万能险保费增长40%;摒弃“长险短做”理念

万能险沉寂2年再走俏 有银行已限购

  沉寂了两年多的万能险,到了2019年开始出现反转。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以万能险保费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497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544.14亿元相比,上涨了40.4%。

  自2016年原保监会呼吁“保险姓保”以来,人身险公司进入深度转型期,将发展的重心放在了长期保障型产品上,而主要以理财为目的的万能险,规模不断收缩。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人身险行业以万能险保费收入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19万亿元,占总规模保费收入比例34.39%,2017年和2018年,这一比例下降至18.19%及23.02%。

  前四个月万能险保费大增 有银行“限购”

  “最近万能险还是很好卖的,光北京市,我们今年就卖了200多亿。”一位中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销售员王鹏(化名)告诉记者。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以万能险保费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497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544.14亿元相比,上涨了40.4%。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严监管条件下,万能险的发展有所压制,但三到五年的万能险产品依旧有市场,为客户所需要。

  王国军认为,以前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主要以投资收益来吸引消费者,而且规模做得太大,与保险保障的本质有相违之处。此外不少保险公司把万能险“长险短做”,很多保险公司将万能险通过银行渠道卖出去,获取保费,然后消费者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退保,影响了保险公司的流动性,也影响了整个保险市场的声誉和稳定性,因此招来监管。但万能险有市场需求,在其回归本质后,还是一款很好的产品,所以今年万能险保费实现收入再增长也是很正常的,这就是一个调整的过程。

  “这其实和保险回归保障功能并不矛盾,毕竟保险的总量在扩大,蛋糕在做大,万能险产品在市场中也应当有一定地位,因为万能险本质并不是追求高收益,其保额灵活、保费灵活、期限灵活的特点,实际上给客户提供了一种长期保障的选择。”王国军称。

  其实,自2000年我国保险市场引入万能险以来,这类险种就因其同时具备保障及投资两大功能,收获了消费者的“青睐”。

  来自北京的杨先生告诉记者:“最近我也在考虑是否可以买一些万能险,做一个5年左右的长期投资。最近理财市场确实不太好,股市收益不佳,买债券基金又怕‘踩雷’,银行理财也不一定是保本保息了。综合考虑下来,还是买个万能险靠谱点,至少有保证利率,保本保息,比较安全,还能有一定收益。”

  据悉,目前万能险产品主要还是通过银行渠道进行销售。近日,新京报记者在走访银行时发现,目前已有一些万能险产品开始“限购”。一位城商行的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称,目前该支行主推的一款期交产品,年化收益率约为5.18%,最低缴费为1万元/年,他告诉记者“这款万能险每人最多只能买20万,不允许大单出现了。”

  从个险渠道来看,几乎很少销售了。保险销售员王猛(化名)称,“2018年上半年起,我这边基本上就不卖万能险了,现在卖的保险要么就是保障型的,要么就是分红型的。”

  万能险从“长险短做”到“长期稳定地做”

  从政策环境来看,现在的万能险形态与此前相比已大不相同。自2016年原保监会呼吁“保险姓保”以来,万能险大规模收缩。到了2017年5月23日,当时的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规定,万能型保险产品、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设计应提供不定期、不定额追加保险费,灵活调整保险金额等功能。同时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

  因此,此前保险公司主推的年金险附加万能险的产品,也就需要进行转变,记者注意到,目前银行渠道销售的万能险主要是两全保险(万能型)或者年金保险(万能型)。

  此外,也有保险销售员将终身寿险(万能型)作为一种主险,与年金保险(分红型)形成双主险的模式,这样,年金保险定期给消费者返还的年金,就可以进入万能险账户中进行再投资。同时,有的保险营销员还会在双主险的基础上,附加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进一步做足消费者的保障水平。总体而言,万能险在保险组合中,更多起到提高产品收益的作用,其保障作用反而并不是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保险时主要考虑的问题。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