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援助缅甸文物修复 蒲甘佛塔维修预计逾9年
蒲甘佛塔维修预计逾9年 专家正尽力测绘采集数据
中方援助缅甸文物修复
魏 雪
地震前的他冰瑜佛塔。
加固后的佛塔东立面。地震之后的他冰瑜佛塔表面有很多裂缝。专家判断,佛塔内部受到了结构性创伤,尤其是四层的四个角和宝塔上部受到的创伤更为严重。为了防止雨季时发生进一步损害,他冰瑜佛塔四层以上部分都被加固支撑起来。
壁画组工作人员使用强度仪,在对他冰瑜寺的内墙面进行测试。
他冰瑜寺兴建于1144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和人为对壁画产生了起甲、龟裂、裂隙、褪色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工作人员需要对壁画进行数据采集,为下一步数据分析工作做准备。
(图片来源: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2016年8月24日,缅甸发生6.8级地震,造成缅甸蒲甘地区400余座佛塔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9月19日,12名中国古建筑修复专家组成的代表团抵达蒲甘,开始对佛塔受损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为缅方下一阶段的修复工程提供建议。
2017年5月,在李克强总理和昂山素季国务资政的共同见证下,中缅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开展蒲甘古迹震后修复和保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随后,许多工作相继展开。2018年9月22日,在他冰瑜佛塔,举行了中国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换文签字仪式,标志着中缅合作修复蒲甘佛塔项目正式启动。
蒲甘佛塔及古城坐落在缅甸中部平原,具有独特的佛教艺术和建筑风格,堪称“一道神圣的风景”。以他冰瑜佛塔为代表的蒲甘佛塔见证了蒲甘文明的鼎盛时期。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蒲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震后
中方专家很快就到了现场
雨季到来时,已经在地震中受损的缅甸蒲甘佛塔,很容易受到二次破坏。今年4月22日至6月12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赵强率队完成了他冰瑜佛塔的临时抢险和加固支护工作。
赵强也是2016年震后赴缅甸勘察的中国专家组组长。“到达蒲甘后,我们发现当地存在着施工材料匮乏、电力供应紧张、天气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我们组织国内及缅甸当地施工人员共计60余人,连续工作了40多天。”赵强介绍说。
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陕西文物保护团队再次前往蒲甘进行现场勘察、评估,为下一步的修复方案提供依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勘查、整体测绘与病害调查。他们应用了无人机航测、三维扫描、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和环境监测等手段进行精细化测绘。
赵强说,“他冰瑜佛塔高60余米,要将整个寺庙一一测绘,采集所有数据。这样才能准确进行后期分析。比如,要把勘察到的所有病害标注在测绘图上。若是漏掉了,会影响到下一步修复方案的制定。”
在他冰瑜佛塔内部,可以看到白灰质地的墙面。向当地人询问,果然了解到在大块的白色石灰层下可能覆盖有壁画。赵强描述了他当时看到的壁画勘察工作的细节:“在实验性剥离后,发现石灰层下露出灰色颜料和花纹,这与墙壁其他部分的壁画颜色花纹非常接近,说明白灰涂抹的底层真的存有壁画。顺着裂开的细缝,工作人员利用仪器获取了数据,借此分析颜料成分、壁画所处的历史时期、绘画风格、墙壁的白灰和砂石水泥比例、墙壁的硬度强度等。这些信息采集得越丰富,下一步的修复工作就会越顺利。”
“文物修复工作是个艰苦、长期、动态的过程。”赵强说,“缅甸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文物之间也会存在时期、工艺、材料的差异。所以修复方案、应用技术不能直接复制照搬,拿来就用。所以这1个月的勘察只能算作研究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去分析数据、编制方案、选定材料、落实规划。在未来的修复过程中也可能发现新问题,所以这个研究过程也就会贯穿整个修复过程。”
陕西文物保护团队
汇集了多方专家
“他冰瑜佛塔是砖石质建筑而且拥有精美的壁画。在这些领域,陕西省文保专家有很多经验。”赵强认为,此次援缅文物修复项目选择陕西文物保护团队,是陕西文物保护综合实力的体现。
下一篇:德国西部一起爆炸事故致14人受伤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