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员工爱心捐款助摩苏尔老城民众重燃生活希望
新华社巴格达7月16日电 通讯:中企员工爱心捐款助摩苏尔老城民众重燃生活希望
新华社记者张淼
战火无情,大爱无疆。在伊拉克摩苏尔老城收复两周年之际,来自中国的爱心捐款,正帮助摩苏尔老城废墟里的三户居民重燃生活的希望,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大爱无疆
摩苏尔老城废墟里的阿勒万、哈立德、纳吉姆三户居民的悲惨境遇,日前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后,得到了中国常驻伊拉克企业员工的广泛关注和深深同情。
在7月10日摩苏尔老城收复两周年纪念日当天,一项为这三户老城居民自发捐助的倡议在中企员工组成的微信群“巴格达好友群”里发起,众多中企员工纷纷慷慨解囊。短短几天时间,这项爱心募捐活动就收到61笔捐款,共计5145美元。
这些为伊拉克苦难民众慷慨解囊的中企员工,活跃在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各个角落,他们的工作惠及伊拉克民生的方方面面。比如,他们承建的瓦西特电站,承担了伊拉克超过20%的电力供应;他们在饱受饮用水污染的伊拉克南部建设自来水厂,解决民众喝水难题;他们为伊拉克带来中国动车,将巴格达和巴士拉两座城市联系得更为紧密。
常驻巴格达一家中国建筑公司的员工张欣说:“看到了群里三户老城居民生活困苦的照片,十分震撼。我的捐款是代表自己和家人献出一份微薄之力,愿世界再无战争”。
战火无情
收复摩苏尔,被称为是“现代版的德累斯顿轰炸”。长达9个月的炮火摧毁了摩苏尔老城约1.15万间平民住宅。两年过后,这里依旧是一片废墟。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占据摩苏尔,老城人民坠入苦难的深渊。哈立德的妻子被“伊斯兰国”的庸医注射了错误药物,死于医疗事故;渔民纳吉姆家两个年幼的儿子,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辍学四年后无法复学。
一墙之外的所有邻居家的房屋都被炸毁,纳吉姆家奇迹般躲过了所有炮火,不仅保全了家人,还为那些无处可藏的邻居们提供了庇护。虽然纳吉姆和小儿子在炮火中不同程度受伤,但站在自家小屋楼顶看着近乎被夷平的街区,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2017年7月摩苏尔解放前夕,在政府军与“伊斯兰国”激烈交火中,阿勒万的女儿阿比尔不幸背部中弹,自己也被子弹击穿小腿。时至今日,这位失望的父亲完成重建家园的愿望几乎落空,女儿瘫痪并丧失语言功能。
阿勒万与哈立德两家原本不过相距百米,两人自年轻时就相识,又经历了相似的苦难。哈立德家的老房子被炮火摧毁,母亲不幸遇难。
如今,哈立德带着4个孩子挤在摩苏尔东城用塑料薄膜、纸箱盒围起来的一处简陋房子里。他长相甜美的9岁小女儿,大腿上的伤疤触目惊心,瘫坐在垫子上无法移动。触及内心最痛苦的一面,哈立德面对记者的采访无法抑制悲痛,失声痛哭。
重燃希望
中企员工们的爱心捐款送到这三户居民手中后,他们眼神中闪烁着生活重新开始的勇气和希望。在收到来自中企员工们的捐款后,阿勒万哭了。“没有这些帮助我们的人们,没有他们站在我们身旁,我们甚至不敢奢望有一个遮风避雨的简陋房子。”阿勒万说。他打算用这笔捐款为一度停工的房子铺好地面、装上门窗。
在哈立德家,刚垒砌起来的一层房屋已大致成型。在中企员工们的爱心帮助下,哈立德希望能在一个月后建好新房,将目前打地铺睡觉的孩子们接回新家中。
“我希望人们不要忘记摩苏尔,希望大家能帮助摩苏尔进行重建。”哈立德说。此前一无所有的哈立德,收到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中企员工们的捐款与祝福,心情格外激动。
站在纳吉姆家的楼顶上,昔日可俯瞰老城底格里斯河两岸熙熙攘攘的繁华街区,如今这里满眼尽是断壁残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纳吉姆对摩苏尔老城的重建寄予希望:“但愿一切都能回归战争前的样子。”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