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国际 >

专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特使:“一带一路”促进和

2019-04-10 11:29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在白良看来,他的首要职责是“更紧密地联系中国”,“不仅在北京,也在ICRC开展人道行动的世界各地与中国密切协

  (聚焦“一带一路”·访谈录)专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特使:“一带一路”促进和平与发展潜力巨大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题:专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特使:“一带一路”促进和平与发展潜力巨大

  中新社记者 肖欣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ICRC认为‘一带一路’有巨大潜力”,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主席中国事务特使白良(Jacques Pellet)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评价称,“一带一路”确实推动了人道主义目标在沿线国家的实现,促进了和平与发展,“尤其在那些面临挑战、亟需建设的地方”。

 

  为加强同中国的战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更广泛的人道行动,ICRC在2016年任命白良担任“主席中国事务特使”,这是ICRC首次为一国设立主席事务特使。在白良看来,他的首要职责是“更紧密地联系中国”,“不仅在北京,也在ICRC开展人道行动的世界各地与中国密切协作”。

  在此之前,与中国有着近30年渊源的白良曾在北京大学学习,两次作为法国外交官被派驻中国,曾担任法驻华公使。令他记忆犹新的是,30年前赴华求学时,“坐了10天火车,到北京时,感觉来到了世界的另一端”。

  而今,他的感受是“在诸多国际事务中,中国以极具影响力的大国姿态参与其中”。“比如在和平与安全领域,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向索马里、苏丹等地派出维和部队”,白良指出,“ICRC也长期在当地开展行动,见证了中国承担大国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所作出的努力。可以确认的是,中国在维和行动、国际人道援助等方面的贡献持续快速增加。”他表示,“这些积极的发展变化,让ICRC决定寻求与中国更紧密的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令合作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清晰的路径。作为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组织之一,ICRC主席莫雷尔2017年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也能够帮助沿线国家应对人道挑战。

  据白良介绍,ICRC在全球开展人道行动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40多个位于“一带一路”沿线。“最初得知‘一带一路’倡议时,ICRC就研判其有重要价值,并乐于参与其中,与中国和沿线各国分享我们对这些国家的丰富经验和深入了解。”他回忆说。

  首届“一带一路”峰会上,ICRC与中方签订在第三国展开合作的相关协议。2018年5月,ICRC与中国红十字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决定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平台,发挥红十字会独特优势,把人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支柱之一,从人道角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该备忘录的合作既涵盖国际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助残障人士等传统领域,也包含中方倡议的红十字国际学院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对人道主义事务进行传播和培训。

  “作为国际人道机构,ICRC观察到在很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资源带来发展的机遇,也不幸地带来战乱和冲突,导致当地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系统、居民住宅等被毁坏,发展陷入困境”,白良说,“因为长时间在战乱冲突地区工作,我们似乎总是看到现实世界黑暗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从人们的努力中看到希望。我们期待通过团结协作、关注发展、支持人道行动,一步一步地战胜这些困难。”

  他向记者列举了正在发生的事例。在尼日利亚,ICRC首次与中国企业合作实施大型供水设施建设,建成后将为生活在战乱冲突地区的15万平民提供清洁用水;在南苏丹,ICRC与中国企业共同举办工作坊,介绍适用于当地的工作方法和准则;在联大会议上,ICRC提出,希望同中方在第三国的维和行动中展开合作。

  白良相信,随着“一带一路”铺陈开来,未来类似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要成功实现‘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带动沿线国家的发展,必须要面对和解决人道危机与挑战”,他强调说,“国际人道事业也需要来自中国的有力支持,不仅是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对人道主义精神、对国际人道法的理解与尊重”。

  “‘一带一路’有巨大的潜力,它确实推动了人道主义目标的实现,促进了参与国的和平与发展,尤其是在那些面临严峻挑战、亟需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白良表示。目前,包括ICRC在内的诸多国际组织已纷纷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平台上倾听各方意见、分享观察分析、提出建议,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尊严的生活而努力。“我们看到了非常乐观的趋势,也相信它会继续。”他说。(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