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大数据企业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于立霄)作为中国数据资源和大数据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中关村示范区的大数据企业已达1600余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有效授权专利5800余件,领先全国。
资料图:大数据产业展览。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12日,“区块链与数字经济高峰论坛暨2019第八届中关村大数据日”在北京举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巡视员刘航在论坛上透露以上数据。
此次论坛围绕“突破——区块链与数字经济”主题,探讨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引领的新一轮行业变革,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航指出,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近年来中关村瞄准全球的创新前沿,始终把突破大数据、区块链领域的核心技术,加快成果产业化作为首要的任务之一。
2019年,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中,中关村企业有22家,占全国的44%,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中关村示范区已成为引领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刘航表示,下一步,中关村将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新型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据介绍,目前,北京大数据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两千亿元规模,人均营收186万元。北京的大数据专利申请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海淀区和朝阳区。
中国信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副会长阎冠和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加快融合的趋势凸显,产业加速重组的态势明显。近年来,热点技术先后经历了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其中不乏泡沫,唯有既掌握先进的技术,并和实体经济发展密切融合,才能行稳致远。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区块链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陈峰指出,区块链技术是数字经济的基石,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要在理论的最前沿占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取得科技产业的新优势。(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