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和信贷一起稳猪价 不敢养没钱养都不是问题
保险和信贷一起稳猪价“不敢养”“没钱养”都不是问题
本报记者 冷翠华
9月6日早上7时,家住四川安岳县的魏阿姨就来到了菜市场,她要选购一些上好的猪肉和排骨,因为这天是她女儿的生日。
还好,卖肉的商户比前一段时间多了一些,目测猪肉的成色还不错,价格也比前几天便宜了一些。“稍好点的猪肉25元一斤,排骨32元一斤。”魏阿姨笑道,“现在,吃猪肉也算蛮‘奢侈’的了,希望只是短期这样。”
由于生猪养殖需要时间,部分研究机构和消费者仍然对短期内猪肉价格看涨不看跌。而要确保百姓“碗里有肉”,必须从加大供应上着手,解决生猪养殖环节的问题。
近日,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经济稳定。在一系列措施中,金融的力量不可忽视,保险、信贷政策对于解决生猪养殖户“不敢养”、“没钱养”等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养殖户赚了钱也纠结
杨彤(化名)在四川省一个县城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猪场,2017年开始投资,目前饲养着312头猪。去年猪价低迷,他咬牙熬过。今年非洲猪瘟让他提心吊胆,好在猪价大涨,他收益颇丰。
“非洲猪瘟蔓延的时候,我真担心自己的猪场也遭遇疫病,如果真的染上瘟疫,我的投资可能会全部打水漂。”说起非洲猪瘟,杨彤仍心有余悸,“即便是现在也要小心翼翼,希望‘猪你平安’。”他笑称。
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他的猪场并没有染上疫情,而随着猪肉价格一路飙升,他的生猪也卖到了意料之外的高价,带给他丰厚的回报。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截至9月5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5.16元/公斤,比8月初的价格(24.61元/公斤)上涨了42.9%。而在2月初,这一数据仅为18.18元/公斤。
尽管现在猪价很高,但杨彤依然有他的担忧。“暴涨之后会不会暴跌?猪周期好像难以避免。”在他看来,尽管今年养猪赚得多,但是仔猪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等下一波仔猪育肥之时,猪价又不知是什么行情了”。
同时,他还考虑进一步扩大猪场规模,但内心十分纠结,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投资资金,另一方面也害怕猪肉价格大幅下跌。
事实上,杨彤的境遇映射出诸多养殖户面临的共同问题。除了土地、环保等限制,猪价大幅波动、疾病等成为他们的忧心所在,缺乏资金也成了其做大猪场规模的阻碍。
保险化解“不敢养”
事实上,杨彤的担心并非无解之题。当前,生猪类保险的覆盖面正在进一步扩大,养殖户转移风险有了更多路径,同时,政策的支持能够让养殖户享受低成本高保障,激发了他们的保险需求。
在价格风险转移方面,多家险企开发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有的以猪粮比作为理赔触发参数,有的直接采用官方发布的出栏肉猪价格作为理赔触发参数,还有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计划升级产品,将保价格升级为保收入。其中,太保产险依托玉米、豆粕期货市场研发了猪饲料价格成本指数保险产品等。
在疫病风险转移方面,险企也在创新开发相关产品。
据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农险业务总监赵乐介绍,去年,当非洲猪瘟蔓延之时,该公司就根据市场情况开发了非洲猪瘟政府扑杀补偿保险,并于去年10月份正式推出,在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同时,该公司还在研发疫病类的一篮子保险等。人保财险也在今年的半年报中指出,在传统险种的基础上,开发生猪扑杀保险等创新险种。此外,为避免巨灾给规模养殖企业(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太保产险研发了规模养殖企业(户)适用的生猪养殖重大灾害保险。
为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生猪类保险的支持力度。
9月3日,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在六大措施中,保险是其中之一。“暂时提高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将能繁母猪保额从1000元-12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额从500元-600元增加至800元,扩大育肥猪保险规模,进一步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调动生猪养殖场(户)恢复生猪生产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认为,人们的保险意识在不断提升,加之政策助力,保险业正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据锦泰保险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幸科介绍,过去养殖户的保险意识比较薄弱,大部分农户是鉴于保险的政策补贴,在政府的大力宣传下才投保。本轮的大规模生猪疫情激发了养殖户对相关保险产品的需求,有些农户甚至主动向保险公司申请开发猪瘟强制扑杀保险,或提高现有生猪类保险的保险金额,以期获得更高的保险保障。同时,政府也大力推动保险公司对中小养殖户投保生猪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