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高铁“标杆” 中国制造:京沪高铁串联省市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019-07-31 09:3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如今,“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上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北京至上海的列车运行时间由上世纪80年代的14小时59分,缩短

  串联京、津、沪等7省市,极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高铁“标杆” 中国制造

  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

高铁“标杆” 中国制造:京沪高铁串联省市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533卷、4760册设计资料,6.7万张设计图纸,放满了5个2米多高的档案柜……这是存放在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档案馆里的京沪高铁最初“模样”,正是这些珍贵的研究资料,让京沪高铁成为中国高铁工程代表,更为建设中国各条高速铁路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书写了高速铁路这张“中国名片”的“第一笔”。

  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时,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不仅如此,京沪高铁还串联起京、津、冀、鲁、苏、皖、沪7个省市,成为贯通华北、华东的高铁大动脉,极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十八年”磨一剑

  京沪高铁于2008年正式开工,在这之前,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们光是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就干了18年。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东部重要交通干线的京沪铁路客货运量猛增,并长期超负荷运行。2007年,京沪铁路以全国铁路2%的营业线路,完成了全国铁路10.2%的旅客周转量和7.6%的货物周转量。在这种情况下,京沪之间急需建设一条客运专线以缓解运输压力。

  1990年,原铁道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八五”期间开展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的报告》。

  1990年至2000年,京沪高铁总设计师们完成了方案报告、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及深化可行性研究,初测和初步设计,定测和技术设计。

  2001年至2002年,重新落实线路走向,完成规划用地图。

  2003年至2005年,完成设计暂规及初步设计的国际咨询,完成可行性研究(中间审查稿)定测和初步设计、部分施工图。

  2006年,国务院批准京沪高铁立项,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评估、设计优化及初步设计。

  2007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正式开工建设。

  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如今,“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上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北京至上海的列车运行时间由上世纪80年代的14小时59分,缩短至现在的4小时18分。

  “当年,我们相当于把‘京沪高铁’勘察设计过3遍。”时任京沪高铁勘察设计主管工程师孙树礼回忆说。

  京沪高铁经过的华北和华东地区,软土分布广泛,并有滑坡、崩塌、岩溶、地震液化层、煤田压煤及采空、区域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勘察工作十分复杂。在研究推进过程中,还出现过“是在原京沪线上扩建还是新建线路”“采用高速轮轨还是磁悬浮技术”等诸多争论。每一次争论,都伴随着进一步的深入勘察。

  孙树礼介绍说,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共主编过10个版本的设计规范,大规模勘察设计4次,累计里程超过1800公里,相当于把中国铁设所承担的具体勘察设计里程过了3遍。

  正是前期严谨扎实的研究和设计,成就了京沪高铁作为中国高铁标杆线路的地位。从建成通车到今天,京沪高铁成为中国高铁运输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最为繁忙的线路,更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试验段,“和谐号”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线路试验第一速度;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成功实现按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创造了世界最高运营速度。

  助力区域发展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作为串联起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山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的高铁干线,京沪高铁的“含金量”毋庸置疑。同时,它还与京哈(北京-哈尔滨)、太青(太原-青岛)、徐兰(徐州-兰州)、沪汉蓉(上海-武汉-成都)、沪昆(上海-昆明)和宁杭(南京-杭州)等10多条高速铁路连接,通达范围基本覆盖全国,“高铁效应”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汇聚和辐射作用。

  在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邵长虹看来,高铁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便捷度大大提升,“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使得人民的生活更美好,“流动的中国”也更加生机盎然。

  高铁最直接的贡献是实现了人的快速流动,尤其是旅游人群。京沪高铁沿线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涵盖了10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