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走在贵州大山的脱贫路上
央广网遵义7月27日消息(记者陈锐海)大巴车从贵阳出发,由南往北挺进,在山间的高速公路上盘旋了3个小时,还是没能准时抵达150公里外的遵义。
大巴车一会儿穿过阴暗的隧道,一会儿疾驰在高架桥上。窗外的景物一闪而过,跟电影胶片似的不停后退。这一路,我透过玻璃车窗,几乎看了一部大山风景片。
贵州山脉连绵,平地少。(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眼前山连着山,郁郁葱葱的,总是望不到头,偶尔能看到山顶高高的电塔和山腰人家的房子。重峦叠嶂之间,时而烟雾缭绕,时而阳光普照,时而斜风细雨,总而言之就是阴晴不定。难怪人家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
再加上后面的半句话——人无三两银,就几乎概括了贵州以往的省情。
这个地处我国西南一角的省份,西连云南,南接广西,东靠湖南,北边便是四川盆地,17.6万平方公里土地以高原、丘陵、山地为主,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复杂的地形长期限制贵州的发展,交通不便,产业以茶叶和酒为主。2013年,全省约3500万人口中,就有923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26.8%。那一年,全国的贫困人口为8249万,贵州占比超10%,是我国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事情并非一成不变,贵州的变化发生在过去五年多里——全省贫困人口减少768万,贫困发生率降低到4.3%。2018年,贵州生产总值达1.48万亿元,9.1%的增速居全国第一,人均生产总值超4万元。
五年间,这片绵延的大山发生了什么?768万贵州人是如何脱贫摘帽的?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剩下的100多万贫困户何时也能过上“两不愁、三保障”的日子?脱贫成果要如何巩固?我对这些事情充满好奇,也就随着“脱贫攻坚地方行”采访团坐上了这班车,穿梭在大山蜿蜒的高速公路上,准备去山花漫开之处,去田间地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图为遵义市花茂村。(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这几天,我们每日都要坐上五六个小时的车,从一个村抵达另一个村,从这个山头开到那个山头。在遵义市花茂村,我见到了彭龙芬——一个身穿红T恤、宽松黑裤子,扎着马尾辫,肤色黝黑,看起来很随和的中年农妇。她是这个村的村委会主任,对全村1345户村民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哪家的孩子上学缺钱,哪家的父母卧病在床,她都如数家珍。
彭龙芬搬来几张凳子,我们坐在村口的小广场上聊了起来。眼前的花茂村俨然一个干净整洁的新农村,道路硬化,绿树成荫,统一装修的农家乐古色古香,生活垃圾实现“村收集、镇处理”,全村改厕率超过90%。就在我们的不远处,一小簇五颜六色的野花在风中摇曳。望着蔚蓝的天空和浮动的白云,我甚至会想:“要是不用工作,在这儿待几天,一定很舒服。”
彭龙芬管这叫“百姓富,生态美”。2018年,花茂村4950人的人均年收入为17456元,贫困户由2014年的78户减到如今的13户。彭龙芬感慨:“变化太大了。”
她给我描绘了这个村以前贫困落后的面貌。以往,村里尽是山地,种不了粮食,人们就种点辣椒、番茄之类的蔬菜,再挑到镇上卖。可是山路崎岖不好走,有时颠到集市,菜都坏了。收成不好,青壮年陆续走出大山,到外地打工,留下走不出去的老人和孩子。久而久之,田地和村落日趋荒芜。
但在近几年,离家的人陆续返乡。把他们吸引回来的,是村里如今随处可见的蔬菜大棚。
2014年8月,彭龙芬和村干部去毕节参观了当地的农业大棚后,也为村里拉回了蔬菜龙头企业。企业流转了村里荒废的土地,搭起蔬菜大棚,招来村民工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蔬菜种植。“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专业人才+村民”的机制,带动了花茂村和周边两万户人家的就业。村民既可得到一笔“700元/亩·年”的土地流转金,也能获得月均2400元的劳务费。
图为遵义市花茂村蔬菜大棚。(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流转土地经营权,成立合作社或微型企业,再从本地招来务工人员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这是贵州多地实行的脱贫模式。在此机制下,农村发生了“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