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个无人岛列入 可开发利用名录
六个无人岛列入 可开发利用名录
穗14个海岛9个无居民 暂无出让计划
大虎岛
广州有着“山、水、城、田、海”的丰富自然本底,海岛自然也不少。昨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首次公布了广州海岛的“家底”:全市共有海岛14个,海岛面积约100.4平方千米;其中9个为无居民海岛,有6个无居民岛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广州的无居民海岛以保护性利用为主,目前暂无市场化出让计划。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
广东海岛使用权
市场化出让流程
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发布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组织编制无居民海岛出让方案和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价值评估报告
市级规划和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出让,签订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合同
中标人编制《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审批,不动产统一登记
广州市目前暂无无居民海岛市场化出让计划。广州的无居民海岛还处于编制保护和利用规划阶段。
以保护性为主 谨慎开发利用
广州的海洋管辖范围,北起广州港黄埔港区西港界,向东至东江北干流增城三橱口,向西至洪奇沥与中山市交界,向南至伶仃洋进口浅滩南端。其中海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海岛面积约100.4平方千米。广州市现有海岛14个,分属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管辖。
其中大吉沙、海鸥岛、小虎岛、广州沙仔岛、龙穴岛等5个为有居民海岛,大蠔沙、大虎岛、上横挡岛、下横挡岛、金锁排、沙堆、凫洲、舢舨洲和屎船沙等9个为无居民海岛。9个无居民海岛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其中较大的大虎岛、大蠔沙面积各约1平方千米。
9个无居民海岛中,大蠔沙、大虎岛、上横挡岛、下横挡岛、凫洲和舢舨洲等6个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除舢舨洲的主导用途为公共服务用岛外,其他均定位为旅游娱乐用岛。
广东在国内较早推进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办法》自今年5月10日起已进入实施阶段,省内已经有地市出让无人岛使用权的先例。
不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广州无居民海岛普遍较小,离岸较近,生态环境敏感,岛上历史文物较多。比如大虎岛周围水域是狮子洋咸淡水鱼类产卵场,其东西两侧各长4公里、水深10~15米及10~30米的咸淡水鱼类产卵藏身之所,渔民称为大虎的水域,都需特别保护。广东省出台市场化出让办法,是在全国试点示范。不代表无居民海岛要鼓励大规模开发利用,实际上广州无居民海岛还是以保护性为主,谨慎推动保护性开发利用。广州市目前暂无无居民海岛市场化出让计划。
可通过申请审批、招标获使用权
记者同时了解到,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申请审批,适用《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16〕25号),主要针对国防、公务、非经营性的教学和科研项目、防灾减灾、非经营性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测绘、气象观测用岛和国家、省认定的其他公益事业用岛等非经营性用岛;二是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适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办法(试行)》(粤自然资规字〔2019〕5号),主要针对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等经营性用岛。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同时也提醒,社会各界也应该认识到无居民海岛开发初期投资巨大、生态环境敏感、建设难度大、收回投资周期长等难点。广州无居民海岛以保护性利用为主,将在充分论证评估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重点、有序地推动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此外,开发海岛必须符合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要求,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严禁用于房地产开发用途。
六大可开发利用无人岛逐个看
1. 大虎岛
属南沙区,海岛面积约100.96公顷。该岛因形状似伏睡在海面上的老虎而得名,大虎岛为由第三系红色砂岩、砂砾岩构成的基岩岛,岛屿呈西北-东南向,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地貌类型为侵蚀低丘,岛上有大虎山,海拔最高处约175米。岛屿西北部为典型丹霞式丘陵,山体多处被断裂切过,使海岸成为凹入的海湾。岛屿东南部为丹霞式低丘,海拔约30-35米。岛屿南北丘陵之间为东西向,东宽西窄地势低平的地带。岛上有水田、池塘和果林,岛上的大虎山炮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岛上植被丰富,植被覆盖率约90%。
2、3.上、下横挡岛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