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柔性引才把脉“红牛”:肉牛产业抱团走向国内外
中新网兰州6月28日电 (魏建军 丁小凤)近年来,甘肃平凉始终把发展“红牛”产业确定为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平凉红牛”产品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以及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平凉红牛“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27日举行。此举是当地启动实施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工程,广招各地贤才志士投身平凉改革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改善民生。
平凉,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核心地带,“屏障三秦、控驭五原”,是一带一路的交通枢纽和西北地区的农产品集散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是西北重要的畜牧基地和农林产品基地。
图为平凉红牛。 祁秋谨 摄
平凉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陈铎表示,平凉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生态良好,资源多样,盛产小麦、玉米、苜蓿等作物,是发展以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的理想区域,也是全国唯一活牛类证明商标“平凉红牛”的核心养殖区和加工贸易区。
2018年,崆峒区肉牛存栏量达到17.6万头、饲养量达到41.6万头,总产值达到7.68亿元,人均养牛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牛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平凉红牛”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陈铎说,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引领和集聚作用,借助任继周院士及团队的技术力量和科研优势,在重大项目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作为,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平凉红牛”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在黄土高原已开展了将近40年的工作。”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张大伟表示,平凉围绕红牛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形成涵盖牧草种植、粪便有机处理、红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以此为契机,引入更多的驻站专家与科研成果,以“平凉红牛”品牌为抓手,助推平凉草牧业发展。
揭牌仪式上,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公室主任杨雪林宣读了《关于成立平凉市崆峒区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批复》。会后,与会人员前往天源牧业公司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
平凉天源红牛繁育基地负责人郭凯说,从2003年建办红牛养殖小区,建成单列式牛舍6栋发展红牛养殖开始,便与牛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有17个年头。2012年,养殖小区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认证,成为了崆峒区第一家部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
同时,为了做大做强肉牛产业,郭凯积极联合镇域内养殖大户,牵头成立了花所镇肉牛养殖协会,实现了产业抱团发展,共同增收致富。最终以红牛繁育区为核心,形成了生物有机肥加工区、有机蔬菜生产区、乡村旅游观光采摘体验区四个功能区为主的“牛肥菜循环、一二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
郭凯表示,依托“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平台,开展技术培训、对接市场、发展产业,带动周边210户群众参与发展红牛、苹果、蔬菜、劳务产业,就地输转劳动力120人,户均增收1.5万元。催生了依托农业发展农村旅游的新业态,带动了当地及周边民众多元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