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金融精英汇聚 第五届(2019)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开幕
中新网杭州5月25日电(郭其钰)第五届(2019)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25日在杭州开幕。峰会聚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私募基金发展”主题,吸引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千名私募基金行业领袖、专家学者、金融精英到会,共同探讨私募基金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
目前,中国私募基金在数量、资金规模上保持正向增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底,中基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71万只,管理基金规模突破13万亿元,私募行业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四梁八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届(2019)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 王刚 摄
峰会东道主杭州是中国新经济的重要代表城市。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在致辞中介绍,目前杭州在中证协完成登记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1571家,备案基金4731个,管理资产规模5086亿元,成为中国第四大私募基金集聚城市。
他表示,期待本届峰会积极助力杭州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更加助力杭州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助力杭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周江勇表示,私募基金是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载体,一头连着资金,一头连着技术,其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致辞。 王刚 摄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私募基金为实体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已经公布的110家科创板申报企业中,大部分都获得了私募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的投资。
他在分析行业发展时指出,目前私募基金行业最大的挑战是缺乏成熟的市场化信用体系,市场化信用既包括准入时的股东信用,也包括行为中的过程信用,而后者更为重要。
“2014年私募基金实施登记备案以来,市场普遍误认为登记备案就是牌照,登记成功就等于拿到了政府背书,就获得了市场信用。”洪磊说,这种混淆市场信用与政府信用的认识误区给私募基金行业发展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没有充分理解机构展业与市场信用之间的关系,违背基金本质与信用业务要求,伤害自身信用基础。
澳大利亚HESTA养老基金投资委员会主席、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顾问委员会委员Mark Burgess在分析目前全球私募股权现状时表示,当前全球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和其他形式的私人投资正引起机构投资者和其他投资人前所未有的兴趣。养老计划、主权财富基金和个人投资者都积极配置这一领域,以寻求更高回报,同时补偿资产的非流动性。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主旨演讲。 王刚 摄
当日,美国格林威治、澳大利亚和驻沪WOFE等三地境外机构组团联袂参会,道富、德劭、富兰克林邓普顿、澳大利亚主权基金、HESTA养老基金、荷宝、摩根斯坦利等机构同台交流,带来全球资本市场的新观点、新趋势、新机遇。多位行业大咖也进行了相关主旨演讲。
峰会上,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发展基金落地浙江,旨在利用基金在企业运营、资本运作等方面市场化、国际化的特点,引导更多国企实施更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同时浙江省长三角资本研究院也正式筹建,其将通过对接科技与金融,旨在打造“立足浙江、接轨上海、服务长三角”的创新性研究院。(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