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中国节能坚持“三度原则” 长江大保护效应初显

2019-05-20 10:2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5月13日至1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

  中新网5月20日电 作为被中央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的中国节能,如何发挥央企筹资能力强、专业优势强、聚合资源能力强的优势,投身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事业?

  5月13日至1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 长江大保护”活动,22家中央媒体走进长江经济带,走进中国节能,深度了解中国节能长江大保护部分重点项目。

  媒体团实地探访了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的中天未来•方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能项目;成都祥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的湖州市老虎潭水库及引水工程项目、湖州吴兴砂洗城给水污水厂项目;中节能(长兴)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渔、农、光一体化农创小镇;中节能(湖州)节能环保产业园。

  媒体团与相关业务板块负责人、地方有关部门、相关利益方、服务对象等进行座谈交流;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陈曙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长江事业部主任赵友民沟通交流长江大保护趋势、机遇与挑战。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副书记陈曙光表示,作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中国节能强化使命担当,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污染治理主体平台,聚合各方力量,共当答题人,争做长江大保护排头兵。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和行动,积极推进与沿江各省市合作。

  聚合先进技术高效资源 打造有高度的污染治理主体平台

  近年来,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冬季供暖逐渐成为热点话题。中国节能创新分布式供能理念,采用多能互补思维,将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技术相结合,从河水、污水、空气等低品位能源中提取能量,并加以统筹利用,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零污染、零排放。中天未来•方舟可再生能源集中供能项目为所有业主提供了一份看不见的温暖呵护。一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妥善解决南方人民供暖需求,一方面要严控建筑能耗增量,不能重走北方化石能源集中供暖带来重度污染的老路。供暖用户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目前美好生活,频频提到中节能绿色供暖,让她们感受到生活的安逸。

  中节能(湖州)节能环保产业园,孵化服务,助力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小微企业跨越式发展。园区已成功引入企业30多家,节能环保、机械装备、工业科技等环保产业占比8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节能环保、高端精密制造为主的产业集聚平台和绿色示范园区。据了解像这样的绿色低碳示范园区,中国节能旗下现有超过30个,绝大多数分布在长江流域,它们正在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小型环保企业发展贡献着力量。

  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打造有温度的污染治理主体平台

  中国节能在长江流域多个省市积极探索农、光、渔、副互补的田园综合体模式,确保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促进光伏产业和农副产业深度融合,其中中节能(长兴)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渔、农、光一体化农创小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联动发展,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将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政府、农民捆绑成为共同利益结合体,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做到了对传统光伏电站的重新赋能。作为光伏智慧农业综合示范项目的核心,项目整体装机容量70兆瓦,每年生产清洁电力7500万度,节约标煤3.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250吨,二氧化碳7.2万吨,烟尘287.1吨。

  

中国节能渔光互补项目 农户正在捕捞小龙虾

中国节能渔光互补项目 农户正在捕捞小龙虾

  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长兴项目注重与当地实际结合,突出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项目一期50兆瓦渔光互补部分占地面积1000亩,将原有坑塘水面整合成标准鱼塘,实现了上部光伏发电和下部渔业养殖的结合。建成两年多来,已经形成小龙虾养殖合作社模式,由基地向周边农户供苗再进行高价回收销售,实现年产近50万斤,解决了养销矛盾,亩均产值达12500元以上。项目二期20兆瓦农光互补部分占地面积约500亩,整体由24栋光伏联动大棚和一栋观光棚组成,棚内主要种植铁皮石斛,计划年产20万斤,整体实现亩产值8万元以上。项目建成后为乡镇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返乡农民创业场地问题,项目农地亩产从不到1000元人民币提升至平均不低于3.5万元人民币,成功探索出一套光伏农业化的“农创小镇模式”。

  提升污染治理综合解决能力 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打造有力度的污染治理主体平台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