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逐步淡化行业“开门红”概念,强调业务均衡发展

2019-05-20 07:59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 随着保险业整体业务结构的调整,保障型产品不断增加,更好地满足了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保险以保障为主的趋

  逐步淡化行业“开门红”概念,强调业务均衡发展——一季度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提升

  本报记者 李晨阳

  □ 随着保险业整体业务结构的调整,保障型产品不断增加,更好地满足了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保险以保障为主的趋势也愈加显现

  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合计保费收入约9110.7亿元,同比增长10%。由于上市险企逐步淡化行业“开门红”概念,强调业务均衡发展,使得眼下与往年同期保费大幅增长形成反差。

 

  不过,随着保险业整体业务结构的调整,保障型产品不断增加,更好地满足了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保险以保障为主的趋势也愈加显现。

  从寿险公司方面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24亿元,同比增长11.9%;平安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58亿元,同比增长7.3%;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31.69亿元,同比增长9.4%;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28.52亿元、586.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和3.3%。其中,中国人寿保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首年期交保费在长险新单保费中的占比达98.97%,较2018年同期增长12.23个百分点。

  中国平安则表示,公司正在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聚焦高价值产品经营,由于公司减少短交储蓄型产品的销售,更加注重长期保障型和长交保障储蓄混合型产品销售,促使公司新业务价值率进一步提升。新华保险在2019年一季度分析会上提到,新单和续期共同保障了总保费的较好增长,各销售渠道全面实现新单保费的正增长。太保寿险则因为对“开门红”的淡化并主推保障型产品,一季度个险新单同比下降13.1%,但对新业务价值的增长作出了正面贡献。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两年保险业监管持续从严,行业经历了渠道结构、保费结构优化,代理人渠道占比、期缴占比、保障型业务占比均进一步提升,上市险企开始淡化“开门红”数据考核,聚焦长期储蓄型业务和长期保障型业务,追求新单价值全年均衡增长。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回暖,保险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增加,有利于供需结构继续向好发展。

  “在寿险业转型发展中,一方面是保费结构和产品设计的调整,即降低趸缴比例、提升期缴占比,且大力发展长期保障型产品;另一方面是销售渠道的优化,主动压缩银保渠道、发展个险经营。”某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从上市险企的新单期缴保费的明显增长及代理人渠道保费的增长来看,行业转型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险成为保费收入的新增长点。来自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达到2172亿元,同比增长39.05%;赔款给付504亿元,同比增长31.25%。

  此前,有资深业内人士提出,健康险将迎来大幅度增长,多数险企的业务重点已经从理财型产品转到健康险产品。

  今年初,太平洋寿险董事长徐敬惠公开表示:“保险公司将由被动风险承担者向主动风险管理者转变。”过去,保险公司多在风险发生时为客户提供财务补偿和风险保障。随着居民保险意识和保险需求升级,基本的财务补偿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要,投资者迫切希望通过健康管理提高生活保健和疾病预防能力。

  徐敬惠认为,未来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延伸价值链,深度介入客户日常生活,为客户提供健康、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客户主动管理风险,改变风险发生概率,提升客户生活质量,从而实现由被动风险承担向主动风险管理的转变。

  随着新一轮开放信号释放,允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投资设立保险类机构,将有利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特别是外资机构在健康、养老等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促进国内保险产品服务提升和专业人才培养,高效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

  据悉,2019年一季度,保险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6322亿元,同比增长15.89%。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