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报告:长三角科研合作不断深化、人才流动成重要纽带

2019-05-16 16:5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16日发布《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报告。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郑莹莹)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16日发布《2019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报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月,是中国最早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指数》报告从资源汇聚、科研合作、技术溢出、产业发展和环境支撑五大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2010年至2017年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的协同创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报告的研究与编制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在上海市科委指导下完成。

  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的协同创新指数总体得分从2010年的100.00分(基期)增长到2017年的178.91分,年均增长8.67%,说明自2010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亮点一: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协同创新基础不断夯实

 

  2010年至2017年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显著提升,R&D经费增速普遍高于GDP增速。2017年长三角地区总体R&D投入强度为2.71%,但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上海R&D投入强度为3.93%,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为2.63%、2.45%、2.05%。三省一市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和引导作用较强,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4.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6%)。

  从大型仪器共享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12月,“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集聚区域内的628家单位的价值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施达20407台(套)。区域内大型仪器共享为三省一市高质量科研协作提供了高能级服务。

  亮点二:科研合作不断深化,人才流动成为重要联系纽带

  从长三角地区科研人才流动来看,总体特征表现为人才流动“高位运转”,上海成为交汇之地。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之间的科研人才流动总量逐渐趋于平稳,上海科研人才流动性最强,且上海与南京之间科研人才流动最频繁。

  从长三角地区科研合作网络发展来看,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大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节点。四大核心城市中,上海“首位城市”地位明显,形成了“上海-南京”G42沿线、“上海-杭州”G60沿线的科研合作主干线,以及“上海-合肥”、“南京-杭州”的次级干线。

  亮点三:技术溢出呈现多点爆发,两个“三角”成为核心枢纽

  长三角区域内跨省域合作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的357件增长到了2017年的1671件,7年间增长近5倍,参与跨省域合作城市从2010年的31个增长至2017年的37个。其中,沪宁、沪杭、杭宁成为技术合作主要通道,在空间上构成技术合作“三角”枢纽地带。

  从长三角区域技术专利转移情况可以看出,上海、苏州、南通三大技术转移枢纽城市已逐步形成。其中,上海是典型的技术输出型城市,对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辐射能力极其显著;苏州是典型的均衡型城市,技术输出量和技术输出量基本保持平衡;南通是典型的技术输入型城市,是长三角最大技术专利输入城市。

  亮点四:产业发展生态逐步优化,协同互补大于同质竞争

  长三角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变化呈现快速增长特征,总量从2010年的46家提升到了2017年的97家,园区的创新服务和产业集群极大改善了区域产业生态,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从长三角区域整体产业发展生态来看,三省一市在产业大类中的同质化竞争略有增强,但基本实现细分领域的错位发展格局。其中,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增速最快,江苏在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优势,浙江信息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安徽则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工业领域后发赶上。(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