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文案病例可网购 公众热心被网络众筹乱象泼冷水
众筹文案和病例资料等可网购,还有人专门从事转发推广生意
【诚信建设万里行】公众热心被一些网络众筹乱象泼冷水
本报记者 唐姝 杨召奎
近日,德云社演员吴鹤臣(本名吴帅)家属在网络众筹平台水滴筹向社会求助,希望众筹医疗费100万元。除了对吴鹤臣突发疾病的关心外,不少网友也提出质疑:其家属提出的100万元目标捐款是否过高?有房有车,为何还要通过众筹平台筹钱?
此事也引发了公众对网络众筹平台审核机制和个人求助者诚信的质疑。《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平台审核有没有待完善的空间?
针对网友质疑,吴鹤臣的妻子张泓艺解释说,家里的两套房子都是公租房,均无房本,无法出售。而车也是出于长远考虑——为了照顾家中的瘫痪病人,所以不能卖。
5月4日,针对吴鹤臣众筹百万审核质疑,水滴筹方面回应称,“平台没资格审核发起人车产房产”。
这一解释再度引发网友质疑。5月5日,水滴筹CEO沈鹏通过微博发布声明,表示5月3日下午发起人已停止筹款,共筹得147959元,暂未提现,并表示水滴筹平台会进行公示。
对此,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文战对记者表示,水滴筹不是政府机构、不是执法单位,确实没有资格去审核他人的房产、车辆等财产情况。但作为一个宗旨是帮助真正有困难的人的平台,还是应该在现有权限下尽力保障发起求助者的真实性,尽量降低求助者的财产情况做假的可能。
“没有查询权限不代表平台真的没有可完善的空间。比如,可以要求求助者自行提供财产查询证明等文件并公示、征集志愿者亲临求助者的生活环境进行核实等。对平台未经核实的求助,平台有义务提示公众核实信息。”杨文战说。
筹款文案和病例可网购
网络众筹平台的审核有没有漏洞?5月7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可找到提供包括众筹文案在内的代写服务商家。
一卖家称,可根据买家需求,按照每千字120元来收费,一般众筹文案字数600~1000不等。有聘请的专业老师提供一对一服务,提供病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即可。该卖家称,他们写过很多,反馈还不错。
记者通过搜索QQ群,找到不同地区提供虚假病例的QQ群。在与北京病历群的管理员交流后了解到,对方可以开具住院诊断、CT报告单、收据等医疗证明材料。CT报告单120元,门诊诊断100元,住院诊断150元,门诊收据240元,住院收据320元。
当记者问及是否可以用于众筹平台申请时,对方表示“不知道能否用,但据说是不查。”他还介绍说曾有客户开过住院诊断证明用于平台的提现,并且收到客户承诺提现成功后发的红包。该客户只用了门诊检查单及住院诊断证明就成功提现了筹款。
对此,水滴筹方面对记者回应称,对于仅仅提交了基础信息而不在社交网络进行传播验证的筹款,既无法筹集到所需资金,也无法最终完成提现,可视为无效求助项目。
此外,记者还在众筹互助群里发现另一条产业链。有人专门寻找众筹发起者,只需提供筹款链接,就可为其提供转发推广,并从中收取每筹1万元提5%的费用。对方表示,自身是做微商的,可以在各大平台转发,可以增加浏览量,而且可以筹钱,“筹钱很快,一天1万元没问题”。同时,对方表示还可以帮助在平台申请,快速通过审核,审核费是300元。为了表示自己可信,对方还给记者提供了已经成交的截图证明。
平台自律和政府监管都要加强
“从德云社演员家属募捐到众筹文案和虚假病例可网购,这些都遭到了公众质疑,这反映了公众对个人救助者诚信的呼唤,对政府部门加强监管的期待,对平台加强审核、提升透明度的要求。”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个人求助进行的网络募捐,在形式上属于民事赠与关系,没有通过慈善组织进行,不属于慈善法规定的慈善募捐,不在民政部门法定监管职责范围之内。
早在2016年8月,民政部就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其中对个人求助明确了相关的权利义务。该办法规定,个人为了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时,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