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挑战防控短板 业内:养猪人缺乏生物安全意识
非洲猪瘟挑战国内防控短板,业内:大部分养猪人缺乏生物安全意识
简介:中国要吸取俄罗斯非洲猪瘟防控上的教训,学习西班牙根除非洲猪瘟的经验。
自从2018年8月,我国确诊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疫情的接连发生,给全国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如何防控疫情就成为畜牧行业的一件大事。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在《扬翔防非实战纲要》发布会上称,中国要吸取俄罗斯非洲猪瘟防控上的教训,学习西班牙根除非洲猪瘟的经验,建立流动的兽医临床团队网络体系,对各个猪场进行血清学调查,剔除所有的非洲猪瘟疫情爆发点,扑杀所有的非洲猪瘟病毒携带者,并对猪群的移动进行严格控制。
他表示,中国防控非洲猪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生猪养殖量大、生物安全条件差、生猪跨区域调运、缺乏有效疫苗、多种传播途径、存在野生宿主、俄罗斯疫情持续存在等。
为此,中国要采取中央协调、多部门协同、联防联控;发现疫情果断处置;控制猪只跨区域调运;启动实验室监测、排查;提高经济补偿;依法防控、违法必究、有效震慑等防控措施。
目前,确认可以携带的非洲猪瘟病毒的载体或传染源有:病猪,猪肉,饲料,尘粒(来自风机出口、饲料车辆、任何物体外表),员工衣物等。由于该病毒感染不产生典型的中和抗体,故当前尚无有效疫苗,因此要对发病猪或疑似猪尽早扑杀。
对于正在爆发非洲准疫情的国家,陈焕春建议,应尽快划定感染区和受威胁区,扑杀感染动物、妥善处理感染性尸体及材料,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洁消毒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感染区内的猪只流动,避免健康猪和软蜱接触。
对于当前非洲猪瘟疫情的形势,中国著名养猪专家闫之春称,如今业内已经形成共识:有疫点的省份已广泛扩散,多数养猪大省均受污染,但是病毒传播速度缓慢。根据冰山理论,疫情的分布也许不止于“点状散发”,而是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他说,未来大公司将是生猪供应的主体,更需要主动作为,积极更新检测方案,尽早识别阳性个体。我国今后可以选出数个自然隔离条件好的区域,通过区域内全场户检测,快速精准扑杀,开展新时代的区域清除病毒,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净化,而净化也将是最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对于疫情防控的难点,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施亮认为,非洲猪瘟防控的难点在于:猪,饲料,人,车辆,物品,动物。生物安全是目前最有效的防非手段,但是细密繁复,只有探索出一套防非的流程化和结构化的操作,才能让防非变得更加高效、可行。
他认为,在防非实践过程中,对非洲猪瘟有没有深入到骨子里的重视很重要,我国生猪养殖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存在较多短板,传统养殖模式使得大部分养猪人生物安全意识比较缺失,没有发生非瘟疫情的猪场侥幸心理比较普遍。
此外,还要格外重视投入、解决核心问题。这是因为防非,跟以往的生物安全防控不太一样,必须在设备设施、人员上要有更大的投入,如果没有一些关键的设备、设施,很难把非洲猪瘟防住。而且,要围绕猪、车、人、车辆、物品等环节,不同猪场抓住自己的核心关键问题,系统的分析、把控。
扬翔股份副总裁兼服务养猪事业部总裁高远飞表示,非瘟是必然要战胜的,必须结构化、流程化地防控非瘟。虽然,这场疫情会改变养猪业的格局,但是大的变动也意味着大的机遇,就看是否能抓住机会。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