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尖北新区累计生产天然气1.2亿立方米
中新网西宁3月23日电 (孙睿 吉海坚)记者23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称“青海油田”)获悉,据最新数据统计,尖北新区已累计生产天然气1.2亿立方米,标志着青海油田在天然气风险勘探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3年,青海油田在东坪发现了国内陆上最大典型基岩气藏之后,为实现阿尔金山前天然气向西突破,优选尖北构造部署了风险探井尖探1井。2016年11月,对该井4637米至4647米基岩采取段压裂试气,指数式无阻流量日产天然气28.94达万立方米。至此,尖探1井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正式揭开了尖北区块基岩气藏勘探开发的序幕。
青海油田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青海油田在勘探系统全面推行对标管理。通过立标、对标、达标、创标等手段,整合地质研究、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等系统各类资源和要素,补齐短板,实现储量快速增长。
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定标
按照“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和“目标导向、做强优势”两条主线,青海油田以储量持续增长为目标,每年2月前,勘探管理部门对年度勘探任务进行合理分解,重点突出油气发现、储量、工作量、成本等指标,确定各单位的年度工作任务及考核指标,并按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权重,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责任无死角,考核全覆盖”。
优势互补通力协作——达标
青海油田勘探系统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挥综合地质研究平台的支撑作用,结合各单位特点划分研究领域、研究内容,针对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区带和后备领域评价、目标优选三个层次组织研究工作,为勘探中长期规划、年度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按照勘探开发一体、预探谋突破、评价控规模、开发快建产工作思路,实现勘探与开发、研究与部署、部门与现场“三个联动”,推行井位部署、队伍使用、生产运行、资料录取、技术攻关、跟踪研究“六个一体化”工作模式,加快油田增储上产步伐。
针对柴达木盆地复杂地表环境和地质条件,着力解决制约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难题,引进斯伦贝谢、勘探院钻井所等技术服务机构,依托股份公司的技术攻关项目,持续开展物探、钻井、测录井、储层改造四大专业的瓶颈技术攻关和适用技术的集成、推广和应用,为勘探突破提供工程利器。
攻克难点突破禁区——夺标
对标管理显著提升了青海油田的科研、生产、技术和成本管理水平。还创新形成了源外成藏理论、晚期成藏理论、致密油勘探理论等具有油气勘探指导意义的系列新理论,突破了认识禁区,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油气勘探领域和主要成藏模式逐步清晰。同时生产对标运行效率和工程质量不断提高,解决了一系列制约勘探发现的工程难题,优质圈闭数量不断增加。(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