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迅速发展 中国探讨未来教育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赵建华 杜燕)迅速发展人工智能、5G的同时,中国也在探讨教育如何适应未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伟25日在北京表示,社会对人才、劳动力知识、技能结构的需求正发生着重大变化,教育必须做出相应改变。
资料图:上学路上的小学生。张云 摄
当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腾讯、全球硅谷投资公司、新东方、好未来等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学无止境·教育为公”的2019未来教育大会。出席此次会议时,李伟介绍,中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6年以上,建成拥有51.9万所学校、2.76亿在校生、1670多万专任教师的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亿万人民通过接受现代教育获得了更广泛、更充分的发展。
此时,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对教育自身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李伟强调,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技术的更新大大加快,单纯的学校教育、一次性教育远远不够,只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
培养今天的学生,是为了让他们适应十多年后的社会。此次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表示,应充分利用今天的科技手段,推动教育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和学习思维的方式,影响未来的教育。但对未来教育的特征、形态、功能以及教师角色、教学模式变化等,还缺乏清醒的认识,需要进行跨学科、跨界、跨国研究。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认为,教育应该特别关注底层弱势群体。从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入手,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给每个孩子一个公平起点。如果无法获得公平教育,贫困地区的孩子长大后,就难以从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匹配的就业。
此次会议上,他参照美国经验说,阶级固化、社会向上流动减慢后,就会加剧贫困代际传递。受过大学教育的父母通常精心培养子女,但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父母往往选择自然放养。(完)
下一篇:北京市拟立法建立文明行为记录制度
中国观察